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张照片的故事:周恩来总理与马桥镇的不解之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张照片的故事:周恩来总理与马桥镇的不解之缘

引用
中国网
11
来源
1.
http://zw.china.com.cn/2024-07/31/content_117339790.shtml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6302023017038603
3.
https://www.sohu.com/a/759164855_204474
4.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82%93%E9%A2%96%E8%B6%85
5.
https://m.toutiao.com/article/6977501045681455652/
6.
http://cpnma.com/newsinfo/2123848.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BC%A0%E8%8B%A5%E5%90%8D
8.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D%AB%E7%B6%AD%E4%B8%96
9.
https://www.yuncheng.gov.cn/doc/2020/07/21/71098.shtml
10.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42849551151776319/
11.
http://www.mhrd.gov.cn/sites/mhrd/dyn/ViewCon.ashx?infId=a544f973-bfa7-4d37-b127-7e9ea275c37b&ctgId=9f77be05-4d0d-405e-8e49-db3296717c0d&leftBarId=1496edfc-ced0-4001-92a0-a4591d4ba688

1958年7月18日,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却在马桥镇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天,周恩来总理来到上海闵行区马桥镇视察,与当地百姓亲切交谈,留下了一段段温暖的回忆。

当时,周总理首先视察了当地的水稻田,了解农业生产情况。随后,他来到了78岁军属叶菊堂的家中。叶菊堂正在门口搓草绳,看到总理到来,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请总理进屋。然而,周总理却指指门槛说:“这里蛮好,谈起来方便。”于是,老汉继续搓草绳,总理就坐在门槛上,与老叶拉起了家常。

这一幕被随行的摄影记者徐大刚捕捉下来,成为了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然而,这张照片差点就永远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改革开放后,马桥镇计划筹办一个展览会,展示本土的悠久历史。时任马桥文化站站长的顾福根发现,文化站竟然拿不出一张周总理的照片。这让他感到十分遗憾和着急。他决定亲自去市里寻找当时的摄影记者徐大刚。

顾福根找到了徐大刚,恳切地说:“徐老师,拿不出周总理的照片,马桥那段历史就像是空白的,我心里也是空白的。你要帮我一把啊。”徐大刚被他的诚意打动,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当时照片的小样,并将其放大印好,通过挂号信寄给了顾福根。

这张珍贵的照片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了马桥镇历史中的一个光荣剪影。如今,它经常出现在马桥镇的各种展览和资料中,见证着那段难忘的历史。

顾福根,这位76岁的老党员,用自己的一生守护着马桥镇的文化遗产。他不仅修复了周总理的照片,还通过大量的寻访和整理工作,记录了马桥镇的百年变迁。在他的镜头中,记录了马桥的经济、政治、文化、农业、人口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和变迁。

如今的马桥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农田变成了现代化的社区,曾经的土路变成了宽敞的马路。但是,那些珍贵的历史记忆却永远不会被遗忘。它们被一代又一代的马桥人传承下来,成为了激励后人不断前进的精神财富。

正如顾福根所说:“文化,必然会被传承吗?历史,天然会被记住吗?如果没有人苦心搜索、精心汇编,这些历史的见证、文化的印痕,或许会随时间流逝。”正是有了像顾福根这样的“文化苦行僧”,马桥镇的历史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后人了解过去、展望未来的宝贵财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