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生:用理中丸食材做药膳
秋冬养生:用理中丸食材做药膳
秋冬季节,天气转凉,人体容易出现手脚冰凉、消化不良等症状。此时,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来增强体质、改善症状就显得尤为重要。理中丸作为经典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人参、干姜、甘草和白术不仅能够温中散寒、补气健脾,还能制作成美味的药膳,为秋冬养生增添一份健康保障。
理中丸药材的功效与特点
理中丸的主要药材包括人参、干姜、甘草和白术,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功效:
- 人参:补气健脾,增强体质,改善因脾气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
- 干姜:温中散寒,促进脾胃功能,缓解腹痛和腹泻。
- 甘草(炙):调和药性,益气和中,同时缓急止痛。
- 白术:健脾燥湿,帮助恢复脾胃运化功能。
这些药材共同作用,使理中丸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效果,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多种症状。
理中丸药膳制作方法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
做法:
- 将羊肉切成块,用开水焯一下去除血沫。
- 生姜切片,当归洗净备用。
- 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2小时,直至羊肉熟烂。
- 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盐等调味料。
功效:补益气血、温中散寒,特别适合手足不温、腹中冷痛、畏寒喜暖者食用。
黄芪党参乌鸡汤
材料:黄芪15克、党参15克、乌鸡一只
做法:
- 乌鸡宰杀后去毛、内脏,清洗干净。
- 黄芪、党参洗净备用。
- 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2-3小时,直至鸡肉熟烂。
- 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盐等调味料。
功效:补气养血,特别适合气短乏力、头晕、面白神疲、失眠多梦、舌质淡、脉细弱等症状的人群。
生姜红枣茶
材料:生姜15克、红枣5-6颗
做法:
- 生姜洗净切片,红枣洗净备用。
- 将生姜片和红枣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0-15分钟。
- 起锅前可添加适量红糖调味。
- 每日尽量于上午代茶饮用。
功效:温中散寒、补血安神,特别适合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者饮用。
秋冬养生小贴士
除了通过药膳进行调理外,秋冬季节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运动:坚持规律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从而有效地改善末端循环、促进血液流动。平时依据个人爱好、体力强弱选择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佳,如瑜伽、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微微出汗即可,不要大汗淋漓。
晒太阳:中医讲“背为阳”, 冬天人处于“阴盛阳衰”的状态,宜进行“日光浴”,背对阳光,肾与膀胱,一脏一腑,互为表里,膀胱经脉行于背部, “日光浴”可暖背,温通膀胱经气,有助肾中阳气升发。
泡脚: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其主穴。冬夜睡前最好用具有补肾作用的中药(如菟丝子、淫羊藿、仙茅等)煎煮后泡脚,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水漫过脚踝。浸泡20分钟左右,就会感觉到全身发热。如果在泡脚的同时再揉搓双脚 ,效果会更好。该法可以温肾阳,防寒袭。
艾灸:艾灸可祛除体内阴寒病邪,恢复阳气。具体可艾灸3个穴位:大椎穴、足三里、关元穴。
注意保暖,呵护脾胃:秋冬季节,气温变幻莫测,一周经历春夏秋冬很常见,甚至一天也可以经历四季的气温变化,故要注意及时添衣保暖,出门常备一件秋冬外套。在寒冷的冬日早晨,推荐慢慢喝一杯温开水,呵护脾胃。这也是一个养护脾胃阳气的小方法。容易手脚冰凉的朋友,尽量不要在冬天一大杯凉水咕咚下肚,这是最容易直接损伤脾胃阳气的。
作息:经常心情不畅、烦躁易怒、手脚冰凉的人,要早起早睡,不要熬夜。夜晚阳气应收藏,熬夜会导致阳气损耗。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我们可以有效改善秋冬季节的不适症状,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药膳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配方,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药膳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有必要,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