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梅鱼面:500年贡品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梅鱼面:500年贡品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44833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10/16/content_26085794.htm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30A00Q3P00
4.
http://www.xinhuanet.com/20240712/fdfae92c378c40b5a4c7396e17baf080/c.html
5.
http://nyt.hubei.gov.cn/bmdt/yw/szdt/202411/t20241128_5430353.shtml
6.
http://www.news.cn/mrdx/2024-07/12/c_1310781507.htm
7.
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2683310.html
8.
http://www.cwzrzz.com/html/2024/1016/10652.shtml
9.
https://www.cssn.cn/ztzl/ztzl_skwzg/ggfy/jyyj/ctsgy/202408/t20240812_5770131.shtml
10.
https://www.zaobao.com.sg/lifestyle/culture/story20240710-4071870

“黄梅鱼面,始于明朝,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据史料记载,这种独特的美食在明朝时期就被列为贡品,每年都要进献朝廷,供皇室享用。作为黄梅县的传统名吃,它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更凝聚着黄梅人民的智慧与匠心。

黄梅鱼面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从选料到成品,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首先,要选用新鲜的青鱼、草鱼或鲢鱼,这些鱼肉质鲜美,最适合制作鱼面。将鱼肉剔骨去刺后,与精选的红薯粉按特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食盐调味。然后,将混合物反复揉搓,直至形成柔软而有弹性的面团。

接下来是最考验技艺的擀面环节。面团要在师傅的巧手下,被擀成直径约60厘米的圆形薄片,厚度均匀一致。这一步骤需要极高的技巧和经验,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最终的口感。擀好的面片随后被送入蒸笼,用大火清蒸至熟透。蒸熟的面片散发出诱人的鱼香,但还远未完成。接下来,要将面片晾晒至水分降至14%以下,才能确保鱼面的口感和保质期。最后,将干燥的面片切成细丝,包装入库,等待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如今的黄梅鱼面早已突破了传统手工作坊的限制,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和品牌化运营。以“戏牌”为代表的黄梅鱼面品牌,不仅通过了国家SC食品生产许可认证,还参与制定了省级地方标准,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积极参加各类展会,如武汉农博会和广交会,将黄梅鱼面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作为黄梅县的两大文化名片,黄梅鱼面与黄梅戏有着不解之缘。黄梅戏以其优美的唱腔和动人的故事闻名于世,而黄梅鱼面则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两者都深深植根于黄梅这片土地,共同展现了黄梅文化的魅力。

在黄梅县,无论是喜庆宴席还是日常餐桌,黄梅鱼面都是不可或缺的美食。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当人们品尝着细腻爽滑的鱼面时,仿佛能听到黄梅戏的悠扬旋律在耳边回响,感受到黄梅县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明朝贡品到现代名吃,从传统手工艺到工厂化生产,黄梅鱼面见证了500年的沧桑巨变。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它始终保持着那份独特的味道,承载着黄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黄梅鱼面必将以其独特魅力,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