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最新研究:高蛋白饮食竟伤害你的血管!
Nature最新研究:高蛋白饮食竟伤害你的血管!
2024年2月,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在Nature Metabolism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高蛋白饮食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之间的新关联。研究发现,当蛋白质摄入超过总热量的22%时,会激活免疫细胞,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而亮氨酸在这种病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高蛋白饮食的隐秘风险
研究团队通过人体试验、小鼠实验和细胞实验等多种模型,系统地探讨了高蛋白饮食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他们发现,当蛋白质摄入量超过总热量的22%时,会显著激活免疫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这种效应主要由一种名为亮氨酸的氨基酸驱动。亮氨酸能够通过mTOR信号通路抑制细胞自噬,导致巨噬细胞功能异常,最终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效应存在明显的阈值现象:当亮氨酸浓度达到100-300μM时,就会触发上述病理过程。
实际影响:重新审视蛋白质摄入
这一发现对当前流行的高蛋白饮食理念提出了重要警示。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推荐,成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10-35%。然而,这项研究表明,即使在推荐范围内的高限(35%),也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构成威胁。
研究负责人Babak Razani教授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盲目追求高蛋白饮食以改善代谢健康可能弊大于利。这种做法不仅可能损害血管健康,还可能抵消蛋白质带来的其他益处,如增加肌肉质量。”
饮食建议:平衡摄入是关键
对于动脉硬化患者和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既往的饮食建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适量摄入蛋白质:避免蛋白质摄入超过总热量的22%,特别是动物源性高亮氨酸食物(如牛肉、鸡蛋和牛奶)的摄入量需要控制。
选择优质蛋白来源:优先选择鱼类、豆制品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蛋白质来源,同时注意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的合理搭配。
均衡饮食结构:在控制蛋白质摄入的同时,确保足够的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的摄入,以全面维护心血管健康。
个性化饮食调整: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代谢特点和生活方式,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避免“一刀切”的健康建议。
这一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饮食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为未来制定更精准的营养指南奠定了科学基础。对于追求健康饮食的人群来说,平衡摄入、适度多样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