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筠连山体滑坡:持续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
四川筠连山体滑坡:持续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
2025年2月8日11时50分许,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发生严重山体滑坡灾害。截至2月9日11时,已造成1人遇难、28人失联、2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1人轻伤,均无生命危险),并掩埋了10户民房及1户生产用房。
灾害情况与救援进展
滑坡发生后,当地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共投入949人参与现场救援,包括武警、消防、应急、公安等多部门,并调集挖掘机、消防车、救护车等设备200余台次,全力搜救失联人员。医疗保障方面,派出33名专家在传染病防控、卫生监测与消杀等方面提供支持,确保现场卫生安全。
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也在有序进行。据统计,共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约200人,其中155人在筠连县第二中学集中安置,其余群众通过投亲靠友等方式妥善安排。安置点设立应急用餐点,调配30台应急发电机和100顶棉帐篷、400张救灾床、1100床棉被,全力保障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灾害原因分析:降雨与滑坡的关系
此次滑坡的初步原因被认定为近期持续降雨及不利地质条件。据筠连县天气数据显示,滑坡发生前当地有明显降雨过程。2月8日,滑坡发生当天,筠连县经历了降雨天气,而9日天气转阴,温度在4-9℃之间,湿度高达77%。
科学研究证实,降雨是引发山体滑坡的重要因素。当雨水渗透到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导致孔隙水压力增加,土壤剪切强度降低,从而削弱边坡的稳定性。特别是在持续降雨条件下,土壤含水量逐渐饱和,渗透作用加剧,更容易触发滑坡。
一项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的研究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发现,降雨过程中土壤孔隙水压力增大和剪切强度降低是滑坡发生的关键因素。另一项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则利用深度学习模型预测降雨引发的滑坡,证实了降雨强度和频率与滑坡发生之间的密切关系。
类似案例分析
类似由降雨引发的山体滑坡灾害在全球范围内并不罕见。以印度尼西亚为例,2025年1月,印尼中爪哇省北加浪岸县因持续降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造成19人死亡、13人受伤,另有7人失踪。该县多个地区受灾,其中珀通克里奥诺区最为严重,25栋房屋、1座水坝和3座主要桥梁被摧毁。
印尼的雨季通常在11月至次年4月之间,这段时间是山体滑坡的高发期。2024年11月,强降雨引发的洪水在该国西部造成27人死亡。2024年5月,持续大雨袭击印尼西苏门答腊省多地并引发洪水,造成至少67人死亡。
这些案例表明,在降雨频繁的地区,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筠连县此次滑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加强天气监测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雨季,应加强对潜在滑坡区域的监控,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