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Transformer模型:从自注意力机制到BERT的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Transformer模型:从自注意力机制到BERT的突破

引用
11
来源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nsformer_(deep_learning_architecture)
2.
https://www.geeksforgeeks.org/explanation-of-bert-model-nlp/
3.
https://datasciencedojo.com/blog/transformer-models-types-their-uses/
4.
https://medium.com/@roelljr/the-ultimate-guide-rnns-vs-transformers-vs-diffusion-models-5e841a8184f3
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5_(language_model)
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sion_transformer
7.
https://metaschool.so/articles/bert-model/
8.
https://www.analyticsvidhya.com/blog/2019/09/demystifying-bert-groundbreaking-nlp-framework/
9.
https://arxiv.org/abs/2406.16893
10.
https://www.sabrepc.com/blog/Deep-Learning-and-AI/6-types-of-neural-networks-to-know-about?srsltid=AfmBOopQixfF_dviSmwJ3zxbPVEoI4BQooB_xPYCR7lVSYpSYWpH_TxL
11.
https://www.baeldung.com/cs/rnns-transformers-nlp

2017年,一篇名为《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的论文在深度学习领域掀起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篇论文首次提出了Transformer模型,一种全新的深度学习架构,它摒弃了传统的循环神经网络(RN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转而采用基于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 mechanism)的设计。短短几年间,Transformer不仅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大放异彩,更将其影响力扩展到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多个领域,成为了现代AI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

01

Transformer的核心原理:自注意力机制

Transformer模型最核心的创新在于其自注意力机制。在传统的序列模型中,如RNN,信息是按顺序传递的,每个时间步只能处理一个输入,这导致了计算效率低下,尤其是在处理长序列时。而Transformer通过自注意力机制,能够同时处理输入序列中的所有位置,实现了真正的并行计算。

自注意力机制的关键在于计算输入序列中每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对于输入序列中的每个位置,模型会计算一个注意力权重矩阵,这个矩阵反映了当前位置与序列中其他所有位置的相关性。通过这种方式,Transformer能够灵活地捕捉到序列中的长距离依赖关系,这是传统RNN模型难以做到的。

为了进一步增强模型的能力,Transformer采用了多头注意力机制(Multi-Head Attention)。这种机制允许模型在不同的表示子空间中并行运行多个自注意力层,从而能够关注输入序列的不同方面。最终,这些并行的注意力层的输出会被拼接起来,形成更丰富的特征表示。

02

BERT:Transformer的突破性应用

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是Google在2018年提出的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它在NLP领域引发了革命性的进步。BERT的核心创新在于其双向编码机制和掩码语言模型(Masked Language Model,MLM)的预训练策略。

传统的语言模型通常是单向的,即要么从左到右,要么从右到左地处理序列。这种单向性限制了模型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力。而BERT通过双向Transformer架构,能够同时考虑一个词左边和右边的上下文信息,从而获得更全面的语义理解。

BERT的另一个重要创新是其预训练策略。在预训练阶段,BERT采用了掩码语言模型(MLM)任务。具体来说,模型会随机掩码输入序列中的一部分词,然后尝试预测这些被掩码的词。这种训练方式迫使模型学会从上下文中推断缺失的信息,从而学习到更丰富的语义表示。

经过大规模无标注文本的预训练后,BERT模型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微调(fine-tuning)来适应各种具体的NLP任务,如情感分析、命名实体识别、问答系统等。这种“预训练+微调”的范式极大地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应用效率。

03

Transformer的应用与影响

Transformer模型的出现不仅革新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其影响力更是扩展到了多个AI领域。

在NLP领域,基于Transformer的模型已经在机器翻译、文本生成、问答系统等多个任务上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例如,OpenAI的GPT系列模型和Google的T5模型都是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大型语言模型,它们在各种NLP基准测试中屡创佳绩。

除了NLP,Transformer还被应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2020年提出的Vision Transformer(ViT)首次将Transformer成功应用于图像分类任务,其性能与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相当甚至更优。此后,Transformer在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等视觉任务中也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

在语音识别领域,Transformer同样展现出了其优势。其并行计算能力和长距离依赖关系建模能力使其在处理语音信号时具有天然的优势。目前,许多先进的语音识别系统都采用了Transformer架构。

04

Transformer的优势与未来展望

相比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Transformer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 并行计算能力:通过自注意力机制,Transformer能够同时处理序列中的所有位置,大大提高了训练和推理效率。

  2. 强大的依赖关系建模能力:自注意力机制能够灵活地捕捉长距离依赖关系,这对于理解复杂语义至关重要。

  3. 高度的通用性:Transformer架构不仅在NLP中表现出色,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4. 易于扩展:Transformer模型的并行特性使其更容易扩展到更大的规模,这为训练更大规模的AI模型提供了可能。

尽管Transformer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其研究和发展仍在继续。当前的研究方向包括如何进一步优化模型的计算效率、如何更好地处理多模态数据(如文本和图像的结合)、以及如何在更小的模型中实现类似的能力等。

Transformer模型的出现标志着AI领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改变了我们处理序列数据的方式,更为构建更强大、更智能的AI系统开辟了新的道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Transformer及其衍生模型将在未来的AI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