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宜州区:打造“中国丝绸新都”正当时
河池市宜州区:打造“中国丝绸新都”正当时
2024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桑蚕产业再创佳绩。作为“中国丝绸新都”,宜州区不仅拥有悠久的桑蚕养殖历史,更在现代产业发展中展现出强劲势头。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宜州区桑园面积保持增长,养蚕量和产量均创新高,农民人均养蚕收入显著提升。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2024年7月,宜州区桑园面积已达38.5万亩,同比增长3.2%。全年预计产茧量将突破4万吨,较去年增长10%以上。这背后是宜州区对桑蚕产业的持续投入和科学管理。当地农业部门表示,今年全区雨水充足,光温水匹配良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桑树生长发育和养蚕生长。同时,茧价维持高位,激发蚕农积极性高涨,管护力度加强,桑树按时夏伐、长势好,很多农户都提前预定小蚕、增加饲养量,蚕桑生产形势良好。
价格高位运行
2024年,宜州区蚕茧价格持续走高。上半年蚕茧上市价格高开高走,大部分维持在52-64元/公斤。据农业部门调度,1-7月全区蚕茧均价57.32元/kg,同比增长6.63%。当前,全区雨水充足,光温水匹配良好,灾害偏轻发生,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桑树生长发育和养蚕生长。同时,茧价维持高位,激发蚕农积极性高涨,管护力度加强,桑树按时夏伐、长势好,很多农户都提前预定小蚕、增加饲养量,蚕桑生产形势良好。
龙头企业引领发展
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是宜州区的龙头企业,其基地产品近期荣获中国有机产品认证。该公司不仅在生产上追求高品质,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被认定为“广西RCEP推广实施试点企业”。2023年11月,广西嘉联股份有限公司织绸家纺车间正式投产,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布局。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
宜州区政府高度重视桑蚕产业发展,通过金融、技术等手段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宜州农合行专门推出金融产品,助力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发展。同时,政府还成立了县桑蚕技术服务平台,引进智能化自动控制养蚕设备,推广配套方格簇自动上簇、漏空透气育蚕等技术,提升了养蚕生产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6日,河池(宜州)西过境线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这条全长45.441公里的高速公路,将宜州区德胜、北山、同德等6个桑蚕产业重点乡镇串点成线,有效提升物流运输效率。项目起于国道G78汕昆高速公路德胜服务区,与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相接,途经怀远镇、同德乡、北牙乡、北山镇,止于宜州区石别镇沙坪村附近,设置互通式立交3处,服务区1对,收费站2个。
未来展望
宜州区正全力推进“中国丝绸新都”建设,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延伸,推动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宜州将继续巩固其在全国桑蚕产业中的领先地位,实现从“中国蚕桑之乡”到“中国丝绸新都”的华丽转身。同时,还将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发展桑叶茶、桑果酒等多元化产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宜州区的桑蚕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产业链的持续优化,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产业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