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如何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
高职院校如何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党风廉政建设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党建工作缺乏统筹规划、操作指南缺失、党建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亟需引起重视和解决。
现状与挑战
目前,高职院校党风廉政建设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党建工作主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党员活动为主要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规划。另一方面,党建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对党建理论和实践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创新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此外,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也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党员对党的理论和政策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党性修养和党员意识。
政策与实践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高度重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2024年4月,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带队赴武汉,召开部属高校领导干部会议,传达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并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具体包括:
- 认真贯彻实施《廉政准则》,查找廉洁从政方面的薄弱环节
- 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
- 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把工程建设、财务、招生等关键环节
- 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建立健全案件查办协调机制
- 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强化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例如,电子科技大学将大学生廉政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两课”教学、党课选修、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廉政知识普及和意识培养。同时,学校还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
落实措施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落实
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责任分工。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考核标准,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创新教育方式,增强廉政意识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创新廉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专题讲座等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廉洁氛围。
加强监督机制,防范腐败风险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体系,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推行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形成监督合力。
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作用
党员教师是高职院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开展“创先争优”评选等活动,激励党员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日常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结语
高职院校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制度建设、教育创新、监督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反腐倡廉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