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年终奖成职场雷区:如何避免矛盾激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年终奖成职场雷区:如何避免矛盾激化?

引用
新浪网
7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3/doc-inefxhxk4981646.shtml
2.
http://m.itbear.com.cn/html/2025-01/690938.html
3.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0/doc-inefrnxs3393142.shtml
4.
https://www.bj148.org/sa1/yasf1/202403/t20240327_1663881.html
5.
https://www.yw.gov.cn/art/2025/1/6/art_1229134301_59516646.html
6.
http://www.tjldflzxw.com/mobile/info/detail/tid/94/id/1342.html
7.
http://www.news.cn/local/20250102/4016ce4dcca943e19ec0285debecc763/c.html

每到年末,年终奖的话题总能引发广泛讨论。对于打工人来说,这不仅是一笔额外收入,更是一年度辛勤工作的认可。然而,年终奖的发放却常常成为职场的一大雷区。近日,一则关于年终奖的劳动争议案件引发了社会关注,让我们从中一窥年终奖问题的复杂性。

01

年终奖的法律性质与发放原则

年终奖作为“奖金”是用人单位除常规工资外向劳动者支付的额外报酬,属于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具备奖励激励性质。现实中,“十三薪”这一概念经常与“年终奖”相混淆。规范意义上的“十三薪”与“年终奖”不同,十三薪,是年底双薪,是在每年年底多发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或部分工资项目,该金额是相对固定的;而年终奖是公司年底根据经营状况、个人绩效考核表现等因素分配给劳动者的奖金,在双方无例外约定的情况下,具体发放金额通常不固定。

现行法律法规并未硬性规定用人单位是否设定年终奖、如何设定等,用人单位对年终奖是否发放、发放条件和标准等属于用人单位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范畴。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年终奖的,通常考量以下因素:

(一)双方当事人对年终奖是否有明确约定?年终奖是否实际发放?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劳动报酬”,第十七条另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六)劳动报酬。”司法实践中,双方当事人多在《聘用意向书》《录用通知书》《劳动合同》《薪资确认单》等文件中对年终奖的发放条件、发放金额等作出明确约定。故双方对年终奖发放条件及标准有约定的,法院将依据该约定处理。
司法实践中,劳动者通常会提交银行流水、工资条、收入纳税明细等材料证明以往年度曾发放过年终奖以及年终奖的发放金额。若以往年度用人单位曾持续、规律地向劳动者发放年终奖,用人单位应当对诉争期间未发放年终奖作出合理解释,否则应承担不利后果。

(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否有规定?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决定劳动报酬等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遵循严格的民主程序和公示程序。若双方之间并未约定年终奖的发放条件,而单位内部经民主程序制定好的规章制度中对年终奖有明确规定的,应将该制度作为处理年终奖争议的依据。

02

年终奖发放中的常见问题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年终奖发放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

  1. 发放标准不明确:很多企业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对年终奖的发放条件和标准缺乏明确约定,导致员工对年终奖的预期不确定,容易引发争议。

  2. 考核机制不透明:年终奖的发放往往与绩效考核挂钩,但一些企业考核标准模糊,考核过程不透明,导致员工对考核结果产生质疑。

  3. 随意取消年终奖:在经营困难时,一些企业可能会单方面取消年终奖,这不仅损害了员工利益,也破坏了企业形象。

  4. 离职员工年终奖问题:对于在年终奖发放前离职的员工,企业是否应该支付年终奖存在争议。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183号明确,年终奖发放前离职的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支付年终奖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劳动者的离职原因、离职时间、工作表现以及对单位的贡献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03

如何避免年终奖引发的矛盾

为了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制定明确的发放标准:企业应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明确年终奖的发放条件、标准和时间,避免模糊表述,确保员工对年终奖有合理的预期。

  2. 建立透明的考核机制:年终奖的发放应与绩效考核挂钩,但考核标准和过程必须公开透明,确保员工对考核结果的认可。

  3. 加强沟通与反馈:企业应及时与员工沟通年终奖的相关政策,对员工的疑问和诉求给予及时回应,避免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误解。

  4. 灵活应对经营困难:在企业经营困难时,可以采取分期发放、调整发放标准等方式,而不是简单取消年终奖,同时要与员工充分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

  5. 建立多元激励机制:企业不应过分依赖年终奖作为唯一的激励手段,应建立包括日常奖励、职业发展、员工福利等在内的多元化激励体系。

年终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和人文关怀问题。企业应该认识到,合理的年终奖制度不仅能激励员工,还能增强企业凝聚力。同时,员工也应理性对待年终奖,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只有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实现双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