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趣文化馆”:探索公共文化共同体的创新实践模式
宁波“趣文化馆”:探索公共文化共同体的创新实践模式
近年来,宁波市文化馆始终致力于面向青年群体的服务创新和社会联动的机制探索,尤其是2024年9月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关于推进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让这一创新的步伐走得更加坚实有力。“趣文化馆”项目的推出始于2022年底,主要利用馆内的117艺术中心策划打造了六大主题10余项创意活动,通过“展览+演艺”“展览+沙龙”“展览+体验”等多元活动,创新空间服务手段,引入社群互动模式,也让宁波市文化馆周周有展览、场场有体验、天天有流量。
如今,“趣文化馆”屡获各类创新大奖,在全网的点击量超过600万,社交平台话题浏览量达450万,作为活动举办地的117艺术中心也收获了观众同比增长120%的好成绩。
观众策划师,联手创意共同体
“‘趣文化馆’的魅力在于它将文化馆打造成各类创意团队和艺术样式的集聚地。我们希望通过艺术思维的碰撞、场馆空间的复合、多种手段的叠加,让文化馆成为既能整合优质资源的生产端,又能直达群众需求端的公共文化共同体。”宁波市文化馆馆长孔燕说。
“趣文化馆”第三季:“潮艺术·向未来”跨年派对
把五彩斑斓的竹林搬进文化馆,是宁波“80后”艺术家单昊作为“趣文化馆”第四季“馆长”的创意巧思。始于对故乡宁波毛岙村的深情回溯,单昊的画作将竹子的坚韧与灵动融合呈现,他也在主持策划本季主展“向上生长”个人画展时,让实体的竹与画面的竹形成呼应,观众虽无竹杖芒鞋的轻快,也能领略一番穿林打叶的别样趣味。
从在文化馆躺平观影到在展厅里穿林打叶,“趣文化馆”的品牌发展伴随着一次又一次脑洞大开、灵光闪现。这些令人惊艳的创意不全是来自宁波市文化馆的专业人员,更多是与文化创意团队、新空间主理人、独立策展人等思维碰撞的结果。
宁波市文化馆以空间增效为核心,以场域思维为突破口,提出了“每一位观众都是策划师”的口号。“趣文化馆”项目在策划之初,便诚邀文化创意、展览策划、音乐制作、新媒体运营等各类艺术社团骨干参与内容创意与宣传推广。社会团队聚焦都市青年群体的艺术喜好,文化馆业务骨干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操作,一方面激发社会力量的活力,同时也激励馆内业务干部工作动力,形成合力,促成双赢局面。
“趣文化馆”第一季:咖啡沙龙
随着鲤朵文旅、山房科技、很美文化、伶国风乐团、NICE DANCE STUDIO舞团等新生力量的不断加入,连续4季共6场展览、11场演出、3场沙龙、4场培训、10场互动体验的不断推出,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创意共同体”已形成,成果初显。其中,作为主题展的王一冷插画展、咖啡摄影展、王小水羊毛毡作品展和单昊“向上生长”个人画展等,线上线下好评如潮,并吸引各区县市文化馆还有商业场馆的争相邀展。
社群流量池,服务直达你心底
“趣文化馆”每季有持续一个月的活动推出,活动预告只在宁波市文化馆公众号上“低调”宣发,却大多能实现观展、参与人数持续攀升的长尾效应,而这都得益于策划团队对社群流量的精准把控和有效引流。在第三季“东海寻鲸”王小水羊毛毡作品展上,曾对现场观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是来自小红书的笔记推荐,还有1/3是看到了朋友圈的分享。
“趣文化馆”第三季:龙门茶会
为了打动有活力、传播力的年轻群体,“趣文化馆”做足了功课。他们以社群思维破解流量难题,打出“懂你的文化懂你的馆”标签。第一季推出的王一冷插画展以“最文艺的打卡点”等话题占据了小红书本地热门的页面,引发许多网友的自愿转发和主动分享,这也让策划团队更加坚定了主推潮流艺术达人的策展思路。
从王一冷、王小水到单昊,一个个拥有高粉丝量和用户群的独立艺术创作者从网络空间走向线下,在位于宁波市中心商圈核心地段的117艺术中心展厅策展,而这些年轻作者的作品中所传递出的治愈、解压、积极向上的展陈语境,也恰恰触碰到了当前都市群体的心底。当一个展览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被反复提及、谈论甚至引发热议,艺术共同体便在此刻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趣文化馆”第二季:
“手中的琴·心中的光”刘东明民谣分享会
“趣文化馆”颇具吸引力的创意还在于让艺术撕掉“高大上”的标签,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第二季的咖啡摄影展就是文化馆跟粉丝互动的产物。近年来,“小而美”的咖啡馆遍布宁波的大街小巷,宁波市文化馆面向全市征集摄影爱好者,选取他们镜头里以咖啡为主题的画面入展,最后共有39位摄影师的138幅作品参加展览。
“趣文化馆”第二季:咖啡主题摄影展
这场主打亲民的摄影展,摄影作者是路人,拍摄的是路人,看展的也是路人,观展的市民一改走马灯式的观展流程,忙不迭地在朋友圈分享着一幅幅摄影作品,甚至还有观众发现照片里的熟人直接现场“连麦”。宁波市文化馆也被网友戏称“这拨路人缘被妥妥地拿捏了”。
“趣文化馆”深知传播的重要,每一季活动都十分注重强化空间体验的深度感和话题感。在第四季活动预热招募“馆长”时,恰逢全国文化馆宣传周,团队策划制作了3集彩蛋视频,分为音乐篇、舞蹈篇和绘画篇,贯穿一句响亮的宣传口号:“趣文化馆”当馆长,到生活里“趣”!从脚本设计到画面拍摄都精益求精,连续3天的推送让其成为全国文化馆宣传周期间的短视频爆款。
“趣文化馆”第四季:
“拾·光”阿拉现代乐团十周年特别演唱会
活动开展期间,与凤凰网、音画宁波等平台联合制作的主播打卡“趣文化馆”短视频、活动花絮展播等,总观看量超过了90万人次。
复合型体验,赋能多样新空间
“趣文化馆”创意打破单一艺术类型的局限,以多样态体验、多感官叠加、多类型组合的方式,尝试探索空间共同体的建设思路。结合“一人一艺新空间”建设需求,宁波市文化馆率先在自己的场馆做起了实验。通过“趣文化馆”4季的创意开展,成功打破了艺术展厅单一受众载体的局限,实现复合式体验对空间的价值赋能。
“趣文化馆”第一季:“看见·插画梦境”艺术展
在第一季王一冷插画艺术展上,联合举办遇见插画师签售会、趣咖啡快闪店、海娜画手绘体验等互动内容,吸引大批观众“打卡”拍照和排队体验。在第二季刘东明民谣分享会上,除了新书《大席宴》的推介,展厅还变身民谣演唱会现场,吸引路人驻足欣赏。在第三季的龙门茶会·冬至雅集活动中,10位茶艺师的传统茶道表演和茶饮品鉴,让小舞台上的评弹、昆曲表演更具沉浸意味。第四季《伪君子3.0》实验剧场将主题展中的“竹林”化作舞台背景,让观众在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的戏剧中穿梭,也在艺术展陈间游走。导演兼音乐人的原创电子音乐,为剧场营造出具有多维度感官体验的氛围。
“趣文化馆”第三季:早安宁波新年音乐会
“趣文化馆”还在空间功能延展方面做出探索,尝试与高校、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为青年搭建起交流与合作平台。在第四季“青年论坛”上,来自不同领域的青年共同探讨社会热点、分享创业经验。在“创业沙龙”上,帮助青年人了解最新创业政策和市场动态、与创业导师面对面交流,让他们获取更多实践机会与就业资源。
宁波市文化馆的“趣文化馆”项目,以空间的展览功能为基础定位,以当下年轻人多重沉浸式体验需求为方向,联动社会优质资源,融合演艺、沙龙、体验、剧目等多种形式,有效探索了复合叠加的共同体服务样式,实现了文化馆在产品服务和阵地空间的双向提质增效。
本文转载自《中国文化报》数字报
图片来源:宁波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