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秘安徽文化古迹:南屏村、包公祠、绩溪仁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秘安徽文化古迹:南屏村、包公祠、绩溪仁里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85%E5%85%AC%E7%A5%A0/12004616
2.
https://www.sohu.com/a/790417456_615751
3.
http://www.moa.gov.cn/ztzl/2024qcz/202409/t20240904_6461853.htm
4.
https://culture.southcn.com/node_b02a77b893/0a9c0cec84.shtml
5.
http://fjnews.fjsen.com/2024-07/24/content_31695912.htm
6.
http://m.3233.cn/n/2drz-176424.html
7.
https://www.kaogucha.com/prd/218.html
8.
http://jixixc.com/m/xxshow.asp?id=6623
9.
https://www.cnjx.gov.cn/About/show/1531178.html

安徽,这片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的土地,孕育了无数璀璨的文明瑰宝。从徽州古村落到合肥包公祠,再到绩溪仁里,每一处文化古迹都在诉说着属于自己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文化之旅,探寻这些古迹背后的文化密码。

01

南屏村:七百年古村落的文艺新生

位于安徽省黟县的南屏村,是一座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保存着近300幢明清古民居,被誉为“中国古民居建筑博物馆”。走进南屏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雕梁画栋、书香四溢的年代。

村中的巷弄布局宛如迷宫,纵横交错的街巷将一幢幢古民居紧密相连。这些巷弄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更见证了南屏村的沧桑变迁。近年来,南屏村在保护传统建筑的同时,积极引入文创项目和艺术活动,让这座古老的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孙恒的带领下,村民们共同创作了《梦南屏》等村歌,用音乐讲述村庄的故事。同时,艺术家林正碌发起的“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艺术教育项目,让村民们拿起画笔,创作出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作。这些艺术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02

包公祠:清廉文化的永恒丰碑

合肥包公祠,位于包河区芜湖路72号,是为纪念北宋名臣包拯而建。包公祠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历经数百年沧桑,如今已成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进包公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白底黑框的照壁,上面绘有一叶青荷和一枝亭亭玉立的荷花,象征着包公“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祠内正殿端坐着一尊高约八尺的包公塑像,他一手执笏,一手握笔,神情端庄严肃。塑像两侧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的站立塑像,更显威严。上方悬挂的“色正芒寒”、“节亮风清”等匾额,无不彰显着包公的清廉正直。

出正殿东行不远,便是著名的廉泉亭。亭内古井相传为包公生前所挖,井水清冽甘甜。传说这口井能辨别清廉与贪污,清官好人饮用无事,而贪官污吏则会头痛腹痛。虽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它却寄托了人们对包公的敬仰和对清廉的向往。

03

绩溪仁里:徽文化的活态传承

绩溪,作为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孕育了徽墨、徽菜、徽剧等璀璨的文化遗产。仁里村作为绩溪的代表性古村落,不仅保存着完好的徽派建筑,更传承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绩溪徽墨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徽墨制作工艺精湛,从选料到成品需经过数十道工序,制作出的徽墨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的特点。在绩溪,你还可以欣赏到徽州三雕(石雕、木雕、砖雕)的精美绝伦,感受徽派建筑的艺术魅力。

徽剧,作为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其音乐唱腔优美、完整,表演艺术丰富多彩。在绩溪,你还有机会欣赏到独特的草龙舞,这种始于500多年前的民俗表演,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徽州文化的魅力。

南屏村、包公祠、绩溪仁里,这三处文化古迹如同三颗明珠,镶嵌在安徽这片文化沃土上。它们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这些古迹,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更能体会到文化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些文化瑰宝,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