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平桥区郝堂村史馆的记忆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平桥区郝堂村史馆的记忆之旅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7G008UP05387RYL.html

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有一个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郝堂村。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更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村庄。2011年,郝堂村被列为全国首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201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3年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如今的郝堂村,已经成为一个集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典范。

郝堂村史馆位于郝堂村委会院内,占地130平方米,涵盖六个馆,分别是郝堂沿革馆、郝堂建设馆、郝堂民俗馆、郝堂产业馆、郝堂文化馆和郝堂荣誉馆。馆内运用声、光、电技术加上摄影、书法作品、50多件实物展示以及1个电子显示频等全方位介绍郝堂的前世今生和文化内涵。

郝堂沿革馆

郝堂沿革馆内从建制区划到发展规划图文并茂的全面介绍了郝堂的由来。据文献资料记载,郝堂村一直属信阳县治。民国20年(1931年),郝堂属信阳县9个区中的第三区,区公所设在中山。民国28年(1939年),李先念由四望山东进信罗边,成立中共信罗边工委,建立信罗边游击大队,游击范围覆盖郝堂周边山区。1949年4月1日,信阳解放,成立信阳县人民民主政府,重新设立10区2镇,郝堂属中山铺区。

郝堂建设馆

郝堂建设馆内介绍了从2011年至今的大事记、民居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历程。村史馆内还陈列着郝堂村过去的生活器具以及农耕生产用具的实物和图片,并附有文字介绍功能和用法,更直观的了解旧时的郝堂面貌,让人们忆苦思甜,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郝堂民俗馆

郝堂民俗馆内介绍了郝堂的特色民俗、当地方言、俚语以及特色美食,充分展示了当地的民俗文化。郝堂地处大别山、桐柏山与黄淮平原接壤处,自古以来深受中原文化与汉江文化的熏陶,形成丰富多彩的风尚习俗和语言特点。

婚假民俗

在郝堂,青年男女经过"处对象"确定关系后,女方要先到男方"看家",男方赠以"红包",如女方接受,即表示对婚事默许。随后,"喝定婚酒"、"作揖"、起"对月礼"、送"上门礼"。在此期间,如逢端午、中秋、春节三大节日,男方要到女方家中共同过节。新婚典礼前,双方先到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男方入夜要喝喜酒,名曰"闹房酒"。典礼三天后,新人双双到女方家,曰"回门",只能在女方家吃一顿午饭,当天必须返回。第五天由女方父或兄去接女方走娘家,当地名曰"三天回门,五天接"。

生产民俗

  • 桐树开花撒稻种:每年桐树开花时节正是郝堂插秧的季节,有农谚云:晕人(傻人)不怕刁人(聪明人)哄,桐树开花下稻种
  • 酬牲畜:大年三十晚上,盛一盆米饭和肉菜倒入牛槽,以酬谢耕牛一年之辛苦

郝堂产业馆

郝堂产业馆内介绍了郝堂的特色产业,农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旅游观光业等等,其中以美丽乡村为载体,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逐步实现全域宜业、宜居、宜养的旅游产业。

郝堂文化馆

郝堂文化馆内悬挂了10副书法作品,是邀请信阳市著名书法家倾情奉献的关于描写美丽郝堂的诗词。同时还有热爱郝堂的文人雅士、摄影爱好者的文学和摄影作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郝堂村从2009年的省级贫困村发展到现在的全国美丽乡村,郝堂村民的生活一天美过一天。村史馆内折射出郝堂群众衣、食、住、行的种种变化,村民们脸上绽放的笑容是郝堂发展变化最有力的见证。郝堂村秉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用历史记忆阐述进程,用传统文化喂养灵魂,让这个如诗如画的小山村稳步迈进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