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必看:如何预防职业病?
职场人必看:如何预防职业病?
我国法定职业病已达10大类132种,每年新发病例数以万计,不仅严重影响劳动者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作为职场人,了解职业病危害及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我国法定职业病共分为10大类132种,包括:
-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种)
- 职业性皮肤病(9种)
- 职业性眼病(3种)
-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
- 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
-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 职业性传染病(5种)
- 职业性肿瘤(11种)
- 其他职业病(3种)
常见职业病危害
尘肺病:隐形杀手
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我国按病因将尘肺病分为13种,其中硅肺和煤工尘肺是最常见的类型。
尘肺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气喘、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最典型的症状是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功能丧失。
噪声聋:听觉的隐形威胁
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可导致听力损伤甚至耳聋。噪声聋的早期症状包括耳鸣、听觉疲劳,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出现永久性听力下降。
化学中毒:无处不在的风险
在化工、制药、印刷等行业,劳动者可能接触到各种有毒化学物质,如苯、铅、汞等。这些物质可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肝脏等。
如何预防职业病?
用人单位的责任
技术改造:采用无毒或低毒物料替代有毒物料,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环境监测:定期检测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保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健康管理: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个人防护
佩戴防护用品:在粉尘环境中佩戴防尘口罩,在噪声环境中使用耳塞或耳罩,在接触化学物质时穿戴防护服和手套。
健康检查:定期参加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法律法规保障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责任与权益: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有权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推广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
职业病防治,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守护每一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