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寻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寻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380954458136298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观音菩萨的道场。这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海天佛国"和"南海圣境"。

一、普陀山的地理位置概述

普陀山位于中国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它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普陀山#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总陆域面积约为 41.95 平方千米,包括普陀山岛、洛伽山岛、朱家尖岛东部 28.8 平方千米和豁沙山、小珞珈山、小山洞三个无人小岛。其中,普陀山岛呈狭长不规则菱形状,南北纵长约 8.6 千米,东西横宽约 3.5 千米,岸线长约 30 千米,面积约为 12.52 平方千米。

普陀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同时兼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冬暖夏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约为 1200 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约为 80%,年平均气温约为 16.1℃。风随季节转换,秋冬季多偏北风,春夏季多偏南风。

普陀山地质属古华夏褶皱带浙东沿海地带,形成于一亿五千万年前的白垩纪。全岛几乎全为晚侏罗世火山喷发的流纹质熔结凝花岗岩覆盖,山地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因常年受海潮冲刷、风涛拍击等形成了特有的地质结构。

普陀山属华夏古陆一部分,八千多年前的全新世早期,受海浸影响,与大陆分离,成为岛屿。其地势西北高峻,东南平缓,最高峰为岛中部的佛顶山,海拔约为 291.3 米。

普陀山以佛教名山和海岛风光为主要特色,素有“海天佛国”及“南海圣境”之称。岛上有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等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总高 33 米的南海观音大佛等标志性景观。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

二、具体位置详情

(一)地理坐标

普陀山地处东经 122°21′6”122°24′9”,北纬 29°58′3”30°02′3”。其呈狭长不规则菱形状,南北纵长约 8.6 千米,东西横宽约 3.5 千米,岸线长约 30 千米,面积约为 12.52 平方千米。

(二)周边环境

普陀山东濒东海,东南与白沙乡隔海为邻,南临普沈水道与朱家尖街道隔海相眺,北滨黄大洋与岱山县长涂镇隔海相望,东北与东极镇隔黄大洋海水相连。西距舟山本岛约 3.7 千米,西南距沈家门渔港约 6.5 千米,最南端观音跳山距朱家尖岛约 2.5 千米。

普陀山周边环境优美,海域辽阔。其地理位置独特,与周边的乡镇和岛屿相互守望。东边的东海为普陀山带来了广阔的视野和壮丽的海景。东南方向的白沙乡,与普陀山隔海相望,仿佛是普陀山的一位宁静的邻居。南边的普沈水道连接着朱家尖街道,为两地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北边的黄大洋则将普陀山与岱山县长涂镇分隔开来,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距离感。东北方向的东极镇与普陀山隔海相连,共同沐浴在黄大洋的海水之中。

西距舟山本岛仅约 3.7 千米,使得普陀山在享受宁静的同时,也能与舟山本岛保持紧密的联系。西南距沈家门渔港约 6.5 千米,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和丰富的海鲜美食。最南端的观音跳山距离朱家尖岛约 2.5 千米,成为了两地之间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总之,普陀山的周边环境丰富多样,既有着美丽的海景,又有着与周边地区的紧密联系,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而迷人的旅游胜地。

三、普陀山的特色与地位

(一)气候特色

普陀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同时兼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常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冬暖夏凉,光照充足,季风明显,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约为 1200 毫米,年均降水日数约为 149.1 天,年平均相对湿度约为 80%,属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约为 16.1℃,日平均最高气温 30.5℃,日平均最低气温 -3.2℃。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约为 5.4℃,最热月(8 月)平均气温约为 27.0℃。年均日照时长约为 2133.7 小时。风随季节转换,秋冬季多偏北风,春夏季多偏南风;一般情况下,在每年 9 月由偏南风向偏北风转换,4 月由偏北风向偏南风转换,10 月至次年 3 月多北到西北风,5 月至 8 月多东到东南风,6 月至 9 月有时会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 6 级以上,阵风 7 级以上,大风日以冬季为多。年平均风速约为 4.2—5.7 米/秒。无霜期约为 254 天,结冰日数约为 18.3 天。

(二)历史地位

自唐代开创观音道场以来,至今已逾千年,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日韩及东南亚等国佛教“黄金纽带”的重要节点,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有着“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的美誉。从唐咸通时期,这里开始成为各派佛教的聚集处。南宋绍兴元年将各宗统一于禅宗,嘉定七年又规定以供奉观音为主,古往今来是佛教朝圣之地。历史上有近 20 位帝王曾专门派专人参拜观音,祈求社会清明。

(三)旅游特色

风景名胜区集“刹、塔、史、山、海、沙”六大风景要素于一体,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静地”。山上有普济寺、法雨寺、多宝塔等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大的地标是总高 33 米的南海观音大佛。普陀山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有金沙,百步沙,千步沙,大、小水浪沙等沙滩。有危而不坠的磐陀石、欲坠若扶的云扶石等。还有以潮声闻名的潮音洞、以景色多变著称的梵音洞等,也有一千年古樟,还有一株“普陀鹅耳枥”。普陀山集寺庙、沙、石、洞于一山,周围海天一线,渔帆碧影,山上流传着很多关于佛教的民间故事。普陀山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不少奇人异士都将普陀山选作自己的隐居地点,还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登临挥毫,从唐代开始算,据不完全统计,普陀山已经拥有了 1572 首诗词,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圣地。普陀山现在是国家 5A 级景区,来到这里的人们可以吃到种类多样的素斋、极具特色的海鲜,还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南海观音文化节、观音香会节、春季旅游节等活动。发展到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普陀山依然是“都市人”所追求的心灵居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