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知艾防艾,记住这些重点知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知艾防艾,记住这些重点知识!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14304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让我们一起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海报1
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海报2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的简称。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病人及HIV携带者都是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HIV作用于人体免疫细胞,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并发严重感染和肿瘤。潜伏期短至数月,长达数年。感染初期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恶心、肌肉酸疼等症状。约两周后症状消失,进入无症状期。此时可伴有全身淋巴结反复肿大。发病期可以出现全身的症状,发热、盗汗、厌食,并逐渐侵袭各个系统,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粘膜、眼部等,可继发肿瘤,严重的细菌感染、真菌感染。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性接触传播:这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 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共用注射器吸毒、新鲜伤口接触到被HIV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受污染的器械注射、针灸、拔牙、纹身、穿耳这些情况都是存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的!
- 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在妊娠期间、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将HIV传染给下一代。
预防措施
- 洁身自爱,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
- 不共用注射器,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血液制品。
- 孕妇如感染HIV,应及时接受专业咨询和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 如有高危行为史,应及时主动进行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学习防艾知识,终身有益!请切实谨记:洁身自爱,莫做艾滋的“密接”者。如有高危行为史,应及时主动去检测,别让生命止于侥幸,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热门推荐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全攻略:从门票到交通,一文掌握
张一鸣子女国籍风波,折射科技企业全球化困境
钟睒睒要求字节跳动删除不当内容,停止网络谣言传播
甲辰龙年:中国纪年的文化瑰宝
干支纪年法:古人的时间密码
春节申遗成功,揭秘它与节气的秘密
天干地支纪年法:从黄帝时代延续至今的中华智慧
甲戌年:一个轮回中的文化密码
六类降压药物使用指南:从作用机制到用药禁忌
孔子纪年 vs 黄帝纪年:清末一场关于时间的争论
手法复位治耳石症,家庭康复动作可辅助
耳石症自我复位全攻略:5步缓解眩晕症状
头部位置改变就头晕?当心是耳石症在作祟
内耳“耳石”脱落致眩晕,手法复位可快速治愈
春节游深圳:梅园赏花、灯会观灯,7大景点玩转鹏城
焊匠张明获“中国好人”:创新工艺攻克世界级工程难题
湖北荆州:加快建设荆楚文化保护传承核心区
古代诗歌十大表现手法详解:从起兴到比喻
王之涣<凉州词>:从“春风不度玉门关”看边塞诗人的家国忧思
凉州词: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与诗意传承
深圳大学简介
中国视角的SCI评价标准在深圳发布
深圳理工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争创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高校
大湾区教育提速!20所高校有新动向,8所为粤港澳合作办学
好吃又好逛,江浙沪高速服务区卷成“5A景区”?评论爆了
奥美拉唑被重点监控,长期服用风险知多少?
告别奥美拉唑:饮食调理让胃部更健康
维生素D缺乏致耳石症风险增2.5倍,补充可预防
头晕别轻视,可能是耳石症!两种复位疗法详解
从张老师案例看耳石症:体位改变会头晕,手法复位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