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种植大揭秘:你选对品种了吗?
三七种植大揭秘:你选对品种了吗?
三七,被誉为“参中之王”,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根部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止血定痛等功效,是云南白药等名贵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三七的需求量持续增长,种植三七成为许多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才能种出优质的三七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三七种植的关键技术和管理要点。
三七的品种特征
三七(学名:Panax notoginseng)属于五加科人参属,与人参是“亲兄弟”。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三条枝上各生七片叶,因此得名。三七的根部是药用部分,呈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主根长1~6cm,直径1~4cm,质坚实,断面黄绿色、灰绿色或灰白色,具有独特的苦回甜口感。
种植环境与技术要点
光照管理:三七对光照要求严格,需要充足的漫射光,但不能接受强光直射。因此,种植时需要搭建遮阳网,调节光照强度在30%-70%之间,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土壤选择:三七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生长。种植前需要深翻土壤,加入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同时,为了保持土壤湿度和抑制杂草生长,还需要在垄面上铺一层松针。
种植方式:三七种植需要起垄,这样在雨季时有助于及时排出雨水,防止积水导致根腐。种植密度一般控制在株距15-20厘米,行距30-40厘米,每亩种植约1.5万株。
水分管理:三七喜湿但怕积水。在生长季节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根部腐烂。在干旱季节,需要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度在60%-70%之间。
病虫害防治:三七病害多发且传播迅速,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黑斑病等。需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清除,并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可以有效预防病害发生。
种植难点与解决方案
连作障碍:三七种植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同一地块种植一茬(至少3年)后,需要间隔15-20年才能再次种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研人员正在积极研究无土栽培、土壤熏蒸、林下有机种植等新技术。目前,通过科技攻关,轮作年限已经从20年以上缩短到3-5年。
成本投入高:三七种植是一项高投入的产业,每亩成本约2.8-3万元,包括种苗、遮阳网、灌溉设备、人工等费用。因此,种植户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并且要做好长期规划。
技术要求高:三七种植对技术要求较高,从选地、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采收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种植户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产业发展前景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把中药材作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产业,提出把中药材打造成世界一流现代化产业的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中药材种植养殖的扶持力度,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比如,云南省成立了以4位省级领导为总召集人和副总召集人的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即将出台云南省财政支持中药材产业若干政策措施、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种养殖区域规划等政策保障,同时还谋划了100亿元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大力推进中药材GAP(良好农业规范)工作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三七的需求量持续增长,种植三七成为许多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同时,三七在中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有540余个,制药企业有1200多家;白药集团出品的以三七等为原料的气血康成为单品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明星单品;云南本土企业贝泰妮深度研发利用青刺果提取物,打造薇诺娜成为中国功效性护肤领域的领军品牌,2023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
总之,三七种植虽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但其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对于有意从事三七种植的农户来说,建议选择道地产区,如云南文山等地,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同时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规划种植规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