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州的有轨电车,究竟是不是鸡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州的有轨电车,究竟是不是鸡肋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9T6OQR10515C29G.html

在大城市中,有的交通工具是载人的,有的是载货的,有的是载凳子的。这种神奇的交通工具,叫有轨电车。

上周,佛山高明有轨电车发布公告,将进行检修,暂停运营。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就是给高明有轨电车一个体面的退场。根据报道,高明有轨电车总投资超8亿,每年支出经费超1亿,全程票价2元,2021年日均客流量约为578人次,此后几年再未公布数据。每趟基本属于运凳子时顺便载几个人。

而高明有轨电车的命运,在这行当里,并不稀奇。早在2021年,珠海有轨电车宣布停运,并在今年开始拆除。原因也一样——亏麻了。珠海有轨电车年均成本9100多万元,日均客流强度不足400人次/公里,年均车票收入100多万元,每天亏损近25万元。

有这两条倒霉蛋的例子,广州的有轨电车,也难免受到关心。存在感并不强的广州有轨电车,会走向同样的命运吗?

广州的有轨电车,成功在哪

目前, 广州在运营的有轨电车有两条——海珠有轨电车1号线和黄埔有轨电车1号线。总里程22.1公里,排在全国第九。

海珠有轨电车大家较为熟知,已经是网红线路了。线路起于广州塔站,止于万胜围站。一路沿江开行,风光不错,成了广州又一条热门旅游线路。加上沿途的琶洲也有不少坐有轨电车通勤的需求,线路2023年日均客运量1.42万人次。

海珠有轨电车,图源:广州地铁

黄埔有轨电车1号线,则更为纯粹。起于科学城的香雪站,止于长岭居的新丰站,主要是服务长岭居、科学城的居民上班通勤或者接驳地铁。2023年日均客运量1.03万人次。

黄埔有轨电车,图源:广州地铁

这两条线路的客流强度,跟地铁肯定没法比,但在国内的有轨电车中,已经非常出色。相比起其它城市奄奄一息的线路,广州这两条,一是都直接接驳地铁站,补充地铁真空区域的出行;二是都连接商务区,能满足通勤需求。

有足够的实用性,加上海珠还有网红属性加成,广州的有轨电车,自然不会沦落到运凳子的命运,而是对广州交通实打实的重要补充。

而且,相比起其它城市叫停有轨电车,广州的有轨电车线网,还在完善。从去年底就开始挂上广州地铁线网图的黄埔有轨电车2号线,虽说鸽了快一年,但离开通也不远了。线路起于香雪站,向东延伸,止于开源大道东站。未来还将南延,经过云埔工业区,直到13号线南岗站。

线路沿线同样是人口密集的居住区。例如知名的“蓝精灵”板块,就位于开源大道东站周边。此前这里的楼盘,最大的烦恼就是离地铁站太远。有轨电车2号线的开通,就能精准解决这里接驳地铁的问题。

从现状来看,广州的有轨电车不仅没有存活之忧,而且还在进一步补充中。有轨电车,已经是广州交通线网的重要一部分。

广州,确实需要有轨电车

由于有轨电车造价低和更容易落地,前些年,各地大兴有轨电车建设潮。相较于地铁每公里造价要5亿元以上,有轨电车每公里的造价一般在1至2亿元,基本实力强一点的区都能承担。而且在国家收紧地铁和轻轨审批后,有轨电车审批条件相对宽松,很适合作为地铁的“平替”。

前些年各地有轨电车野蛮生长,诞生了不少严重亏空的线路,连上海都有有轨电车线路停运。相比之下,广州的有轨电车建设,还是比较理性和合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广州的轨道交通,确实趋于饱和。2023年,广州地铁日均客运量为857万人次,客流强度1.38万人次/公里/日,居国内第一。

图源:广州地铁

即便如此,广州依旧存在不少人口密集的地铁真空区,例如上文提到的长岭居、云埔片区。而广州新地铁的建设,很难那么快跟进。像多少板块翘首以盼的广州地铁四期规划,由于总投资额不够,大概率要明年才能上马。加上审批、建设的时间,每个六七年是等不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建设有轨电车接驳广州地铁线网,是一种性价比相对较高的选择。比起公交车,有轨电车搭乘舒适度更好,准点率高,不怕塞车。跟地铁相比,就是差个运行速度以及需要出站换乘。有轨电车取代不了地铁,但作为地铁真空区的一种补充,已经足够了。

足够实在的广州,才能撑得起有轨电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