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就消失?湛江这个“快闪”鱼市,火了!
天亮就消失?湛江这个“快闪”鱼市,火了!
天黑闪现,天亮消失的鱼市,你逛过吗?
位于北部湾西海岸江洪渔港的“天光鱼市”集市,初为沿海群众自发聚集形成的批发市场,后发展成为大型海产品交易市场。因凌晨三点营业至天亮结束,雷州话把“天亮”叫做“天光”,故名“天光鱼市”。
除了深受本地食客喜爱,近年也成为深受外地游客热捧的湛江特色打卡地。
2024年开渔周期间,江洪渔获物交易量超2500吨,总成交额超6000万元,吸引超8万游客到江洪赶海寻“鲜”。
遂溪县依托海洋资源禀赋,以“天光鱼市”文化集市IP为小切口多元引流,吸引众多游客到江洪赶海寻“鲜”,助力“鲜美湛江”品牌火爆出圈。
瞄定“鲜”字,多维度宣传集市IP引流量
紧扣消费者的“鲜”需求,抓住江洪海产品丰富、味道鲜美特点,依托“天光鱼市”自带流量集市IP,多维度造势,放大“鲜”优势。
宣传造势“抢鲜”
坚持以“政府主导+协会引领+市场推进+媒体助力+社会参与”的“五位一体”宣传模式,依托旅游行业协会,聘请第三方对“天光鱼市”文化集市IP打造进行市场化、精准化营销策划。
深化跨区域媒体联动,通过官媒及各平台,多层次立体化发布开渔周及“天光鱼市”预热推文、出游攻略等“抢鲜”文案,获众多媒体大力转发,放大破圈效应。
发挥“海岛兄弟”“大只婷”等一批“村播”影响力,发布深度游玩攻略和强化互动式交流,推动热度持续升高。
开海集市“寻鲜”
以筹办2024年“鲜美湛江”海鲜美食放送季江洪渔港分会场活动为契机,利用“天光鱼市”运营面积超7500平方米大型海产品交易市场优势,开展“第一网海鲜”开海集市“寻鲜”活动。
游客可直观百艘渔船齐发出海捕鱼、次日凌晨第一批渔获物生猛上岸全过程,同步吸引知名主持人、网红大咖参与直播,以沉浸式体验方式展现海鲜交易盛况、渔民生活、文化习俗等独特魅力。
线下体验“品鲜”
抓住宣传热度转流量,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开展“鲜美江洪”开渔文化周系列活动,搭建本土文旅展示平台,推出农产品展销会、“天光鱼市”拍卖会、沙滩音乐秀、机车表演等活动,让广大游客畅享海鲜盛宴、视觉盛宴。
“天光鱼市”拍卖会 罗锦屏 摄
沙滩音乐秀
机车表演
瞄定“特”字,多业态焕发古港活力拓增量
在承接流量上下功夫,对千年渔港、旅游资源、民俗文化资源挖掘整合,聚焦“吃住行游娱购”布局业态,打造特色小镇渔港经济。
聚焦“吃”,打造特色美食街
借助“天光鱼市”效应,在古港沿线布局建设特色海鲜美食加工一条街,游客海钓或从集市购买海产品可就地烹饪成为美食,“就地选材+就地品鲜”的“海鲜自由”体验模式深受青睐。江洪镇从事以“渔”为主题服务的餐饮市场主体在开渔周期间营业额增长40%以上。
聚焦“住”,打造特色酒店民宿
立足海洋资源、渔耕文化,引入社会资本和鼓励利用闲置民房发展民宿,打造具有“海”文化、“渔”元素特色的酒店民宿品牌,推动乡村酒店民宿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转变。
目前江洪镇酒店民宿21家,其中自建房改民宿17家,开渔周期间接待游客超9000人次、增长10%以上,需提前1个月预定住房,实现“流量”变“留量”。
聚焦“购”,打造特色江洪手信
以“渔民+企业”协同打造近30个品类的海鲜海货“江洪手信”,江洪鱼干、江洪鱼露等成为“小镇记忆”特色味道,成为北部湾滨海旅游风情小镇“城市名片”。正引入社会资本,结合仙裙岛美丽传说、鲤鱼墩贝丘遗址、龙舟竞技文化、三月坡阴阳圩等推出新一批“江洪礼物”“江洪手信”,打造旅游购物特色品牌。
聚焦“游”,打造特色精品路线
针对“品质游”“松弛感”“特色体验”等旅游需求,将天光鱼市、仙裙岛、雷州半岛第一村--鲤鱼墩贝丘遗址、江洪肚村观海栈道、笑口滩、“天水之恋”串珠成链,打造“赶集市、尝海鲜、品文化、观海景、看日落”的特色滨海旅游精品线路,提供旅客集文化、美食、休闲于一体全过程体验。
“天光鱼市”经济效应让越来越多的渔民吃上“旅游饭”,直接或间接带动江洪镇超2万人就业创业,人年均收入超4.5万元。
就在这周,快约上小伙伴,去逛逛凌晨四点的天光鱼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