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湖北两大顶级遗址:熊家冢与盘龙城
探访湖北两大顶级遗址:熊家冢与盘龙城
在湖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两处重要的考古遗址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一处是展现楚国盛世的熊家冢,另一处是揭示商代文明扩张的盘龙城。这两颗考古明珠,一北一南,一早一晚,共同诉说着荆楚大地的璀璨历史。
熊家冢:楚国盛世的地下军团
熊家冢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川店镇张场村,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东周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布局最完整的楚王陵区。遗址公园占地面积731亩,由楚王陵主冢、祔冢、殉葬墓区、祭祀坑、车马阵遗址展厅、出土文物陈列馆六个部分组成。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壮观的车马阵。1号车马坑南北长约132.6米,东西宽约12米,是国内目前已发掘最长的车马坑。目前1号车马坑已发掘三分之二部分,长约79米,已出土43辆车和165匹马,其中两马驾车7辆,四马驾车33辆,六马驾车3辆。所有马车全部朝西,与主冢中楚王头的朝向正好相反。
车马阵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是战车。战车一般都是四马驾车,因为四马驾的车稳定性最好、跑得最快。在车马阵中间的马车,用单独的夯土墙将它分隔,位置是在整个车马坑的中轴线上,推测为楚王座驾。
在展示区还能看到“天子驾六”雕塑,是根据1号车马坑中出土的六马驾车而制作,把“楚王出巡”乘坐的马车形象立体地进行了展示。
熊家冢遗址出土文物3000余件,展示了楚国的军事实力和工艺水平,被誉为“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
盘龙城:商代文明的南方重镇
距今3500多年的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武汉西北郊,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也是商朝前期南方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自1954年被发现以来,盘龙城遗址历经了长期、系统的考古工作,陆续发现城垣、宫殿基址、李家嘴贵族墓葬等遗迹,以及大量青铜器、玉器、陶器等珍贵遗物,证明了盘龙城是夏商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扩张过程中的中心聚落。
2023年至2024年的最新考古发掘中,盘龙城遗址揭露了大规模夏商时期石砌建筑遗存,这是长江流域的首次发现。在杨家湾北坡,首次揭露出走向和形状较为明确的大型条带状石砌遗迹,年代属于中商时期,存续于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200年。目前已揭露成型的遗迹东西长约81米,最宽处约5米,勘探总长度约600米,推测可能具有公共性或防御性功能。
石砌遗迹规模巨大、修砌规整,中部的位置分布有8个60厘米至100厘米见方的大型石块,均匀间隔约1.2米;东、西两端由较小型的石块整齐排列,形成东西向平行的两道,宽约2米;每隔约5米,石块向南与主体结构垂直修砌一段。
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对商代建筑技术的认识,也为研究夏商时期中原王朝向南扩张提供了新的线索。专家推测,这处石构工程可能具有公共性或防御性功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高度组织化和工程能力。
熊家冢和盘龙城,一为楚国陵墓,一为商代城址,分别代表了先秦时期两个重要历史阶段的文明成就。它们不仅是湖北的骄傲,更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通过这些珍贵的考古发现,我们得以一窥古代中国的辉煌历史,感受先民们的智慧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