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医学揭秘:便秘背后的真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医学揭秘:便秘背后的真相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65541
2.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37277
3.
https://m.sohu.com/a/789623122_169298/?pvid=000115_3w_a
4.
https://www.med66.com/zhongxiyizhuliyishi/jhwd/zy2501217480.shtml
5.
https://www.med66.com/zhongxiyizhuliyishi/jhwd/zy2501219811.shtml
6.
http://www.lacdc.com.cn/News_show.asp?id=150163
7.
https://bestpractice.bmj.com/topics/zh-cn/154?locale=fa
8.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constipation/in-depth/laxatives/art-20045906
9.
http://www.tzhospital.com/html/main/jkxjview/97134.html
10.
https://www.heal-medical.com/sc/tips-and-knowledges/what-to-do-about-constipation-doctors-recommend-doing-these-things-regularly/

“吃喝拉撒睡”是生命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其中“拉”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据统计,我国成年人便秘发生率高达4%-10%,这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有至少1人正在遭受便秘的困扰。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便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结直肠肿瘤、痔疮等疾病的风险。那么,便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这一看似平常却暗藏风险的健康问题呢?

01

什么是便秘?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便秘?

便秘,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其实包含了复杂的医学定义。根据国际通用的罗马IV标准,便秘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

  • 排便费力:超过25%的排便感到困难
  • 粪便干结:超过25%的排便为块状或硬便
  • 排便不尽感:超过25%的排便有未排空的感觉
  • 直肠阻塞感:超过25%的排便有肛门堵塞感
  • 需要手法辅助:超过25%的排便需要借助手指等辅助
  • 排便次数减少:每周自然排便少于3次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需要持续至少6个月,并且在最近3个月内症状明显,才能被诊断为慢性便秘。此外,如果使用轻泻药后能够正常排便,则不被视为便秘。

02

便秘的发病机制:肠道的“交通堵塞”是如何形成的?

要理解便秘的成因,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食物在肠道中的旅行过程。正常情况下,食物残渣在肠道中通过蠕动逐渐向肛门方向移动,水分被吸收,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然而,这个过程可能会因为多种原因而受阻,导致“交通堵塞”。

  1. 饮食因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导致粪便体积减小,肠道蠕动减弱;水分摄入不足会使粪便过于干燥,难以排出。

  2.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会影响肠道蠕动;不规律的排便习惯会抑制正常的排便反射;长时间久坐也会减缓肠道蠕动。

  3. 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或抑郁状态会影响肠道功能,导致便秘。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阿片类止痛药、抗抑郁药、钙通道阻滞剂等,可能会引起便秘。

  5. 肠道结构异常:如直肠前突、直肠脱垂等解剖结构异常会影响粪便排出。

  6. 神经系统疾病: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帕金森病等会影响肠道神经控制,导致便秘。

03

科学应对便秘:从生活方式到药物治疗

面对便秘,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应对呢?以下是一些经过临床验证的有效方法:

非药物治疗

  1. 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1500-2000毫升。

  2. 规律运动:适度运动可以增强肠道蠕动,建议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养成良好习惯:建立固定的排便时间,不要忽视便意;排便时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

药物治疗

如果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下药物:

  1. 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乳果糖,通过增加肠腔内渗透压促进排便。

  2. 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番泻叶,能增强肠道蠕动,但不宜长期使用。

  3. 容积性泻药:如甲基纤维素、车前草,通过吸收水分膨胀促进排便。

  4. 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普芦卡必利,能促进肠道蠕动。

  5. 益生菌与益生元: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便秘症状。

04

特殊人群的便秘管理

  • 老年人:由于肠道蠕动减弱,更容易发生便秘,需要特别关注饮食和运动。

  • 女性:特别是孕期和产后,由于子宫对直肠的压迫和盆底肌损伤,容易出现便秘。

  • 服用特定药物的人群:如长期使用阿片类止痛药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使用通便药物。

05

预防胜于治疗:健康生活方式是关键

  1. 均衡饮食:确保足够的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

  2. 规律运动:保持适度的体育活动,避免久坐。

  3. 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不要忽视便意,尽量在固定时间排便。

  4. 管理精神压力: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

  5. 谨慎用药: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通便药物。

便秘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率。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并获得针对性治疗。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便秘的关键,让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守护肠道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