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厚林教授:脑瘫儿童早期干预的三大核心方法
李厚林教授:脑瘫儿童早期干预的三大核心方法
“脑瘫儿童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通过正确的治疗和康复手段,患者仍然有机会提高生活质量。”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脑科中心的李厚林教授这样说道。作为脑瘫治疗领域的专家,他强调早期干预对于脑瘫儿童至关重要。
三大核心干预手段
李教授介绍,目前最有效的三种干预手段是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
物理治疗:这是最基础的治疗方式之一。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运动和练习,帮助脑瘫患者改善肌肉紧张和运动能力。专业的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包括拉伸、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等。这些训练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还可以帮助改善其协调性和姿势控制,减少痉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业治疗:针对脑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一种重要干预手段。作业治疗师通过评估患者的能力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例如,教导患者如何自主完成穿衣、进食、书写等基本技能。同时,通过模拟社交场景,帮助患者提升社交互动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样的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独立性,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社会融入。
言语治疗:许多脑瘫患者会遇到言语和沟通上的困难,这不仅影响他们的表达能力,也可能影响他们的社交生活。言语治疗师的作用就是帮助患者改善这些方面的能力。言语治疗包括发音练习、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提高语言能力。此外,言语治疗师还可以教导患者使用辅助沟通工具,如手势、图卡和电子设备等,帮助他们更有效地与他人交流。
最新研究数据支持
一项发表在《JAMA Pediatrics》的最新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早期干预的效果。该研究对704名单侧脑瘫(UCP)儿童进行了为期两周的Hand-Arm Bimanual Intensive Therapy Including Lower Extremities (HABIT-ILE)治疗。结果显示,接受HABIT-ILE治疗的儿童在手部能力评估(AHA)得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得分差异为5.19分(95% CI, 2.84-7.55;P < .001)。此外,HABIT-ILE组在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等方面也有更大的改善。
消除误解,给予支持
李教授还特别指出,脑瘫并不等同于智力障碍。据统计,大约30%的脑瘫患者智力完全正常,甚至在某些领域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因此,社会应该消除对脑瘫患者的误解和偏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及早发现和介入治疗是关键,专业的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提升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李厚林教授提醒家长们,脑瘫儿童的康复之路虽然漫长,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他们仍然有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