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立冬保暖秘籍:秋衣外穿or三层穿衣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立冬保暖秘籍:秋衣外穿or三层穿衣法?

引用
36氪
12
来源
1.
https://36kr.com/p/3027240924620291
2.
https://sspai.com/post/93614
3.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17/doc-incztyit1699384.s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4A0626C00
5.
https://www.nxnews.net/zt/2020/nxhlwpypt/kpzx/202412/t20241212_10066650.html
6.
https://homicreations.com.tw/blogs/blog/outwear
7.
http://www.bilibili.com/read/cv40055369/
8.
https://www.dazhongkepu.cn/kp/paper/ba210fd629b74098
9.
https://news.yso6.com/d/4653.html
10.
https://news.china3gmh.cn/n/14674.html
11.
http://www.news.cn/fashion/20241217/66e0330f464f4cdebf7cb1e5fa875cc5/c.html
12.
https://www.elacheln.com/blog/posts/what-to-wear-in-winter?srsltid=AfmBOopAvI-hR-DX0ST0bM5k0CzTlF98tmmVQrBU-PXS3VOuu_DTWZVO

立冬已至,寒冷的冬天正式拉开序幕。面对骤降的气温,如何保暖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有人推崇"秋衣外穿"这种独特的保暖方式,而传统的"三层穿衣法"则凭借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广受认可。这两种穿衣方式,究竟哪种更适合你呢?

01

秋衣外穿:另类保暖方式

"秋衣外穿"这个概念听起来有些新奇,但其背后的原理却很科学。秋衣作为内衣通常采用柔软、贴身的材料,能够在保留舒适度的同时有效防止寒冷空气的侵入。而秋衣外穿作为一种不常见的保暖方式,其在实用性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

  • 减少热传导损失:秋衣使外衣紧贴皮肤,能减少皮肤与外界冷空气的直接接触面积,从而减缓热量向外传递。根据傅立叶定律,导热量受温差和接触面积的影响,因此秋衣可以通过减小接触面积,降低导热速率。此外,秋衣材质通常采用低导热系数的材料(如棉或羊毛),进一步降低热传导损失。

  • 减缓热对流:外衣变成一层贴身的隔离层,可以在皮肤周围捕获一层薄薄的静止空气层,形成天然的"防风墙"。静止的空气层极大地抑制了热对流传递。由于空气是优良的绝热体,静止空气可以减少风速对体表热量的带走速度,尤其在户外的寒风环境中,秋衣的防风效果更加明显。

  • 降低热辐射:人体不断通过红外辐射向外界发散热量,而秋衣可以充当屏障,吸收和反射部分红外辐射,减少热量直接散失到冷环境中。尤其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秋衣的覆盖能够有效降低人体辐射散热的比例。

然而,秋衣外穿并非完美无缺。它最大的缺点就是不透气。皮肤蒸发出的水汽会缓慢地在衣服上积累,时间长了,水汽液化,衣服会从内到外一层一层地慢慢变湿,尤其是在易出汗的部位。水的导热性能好,潮湿会加速身体丧失温度,让身体感到寒冷。在某些情况下,因为外套表面冷,内层暖和,内部的温暖潮湿的空气遇到寒冷的表面时,会凝结为水并在衣服内部堆积,导致内层表面会湿湿的。这种类似于在北方地区会出现外墙的墙体内露水凝结导致房屋潮湿、霉变的现象,被称为冷桥效应。此时停下来休息的时候,这些汗水会冻成冰,内部结冰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比如失温。

02

三层穿衣法:科学保暖之道

既然"秋衣外穿"存在诸多局限,那么传统的"三层穿衣法"为何能经久不衰?这要从人体热量流失的原理说起。

在寒冷的冬季,我们身体的热量通过三种主要方式流失: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

  • 热传导:当身体接触到冷的物体(如冰冷的地面或金属物品)时,热量会从身体流向这些物体,导致体温下降。通过傅立叶定律:在导热现象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截面的热量,正比例于垂直于该截面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和截面面积,而热量传递的方向则与温度升高的方向相反,我们可以得知传导散热量取决于皮肤和接触物的温差、接触面积和接触物的导热性。

  • 热对流:空气流动会带走身体周围的热量,尤其是在风大的天气里,寒风会加速热量流失。空气越冷、风速越大,体温流失越快。

  • 热辐射:我们体内的热量也通过红外辐射向外界发射,尤其在没有衣物的保护时,人体的辐射热量会迅速散失。

上述三项是物理学定义的热传递的方式,我们都在小学学过的:热传导和热对流与温差成线性关系,而辐射传热量是温度的四次方,真空中的辐射传热由斯特凡 - 波兹曼定律描述。该定律指出,热传递速率(e)与辐射体的绝对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 e=σT^4,其中 σ 是斯蒂芬 - 玻尔兹曼常数。所以当体温和环境温差较小的时候,以传导和对流为主;而温差较大的时候,以辐射为主。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现象影响着我们的散热:蒸发。蒸发是非常有效的散热方式,每蒸发 1g 水可带走 2.44 kJ 热量。

蒸发可分为不显汗和发汗两种。不显汗(又称不感蒸发 )在未聚集成明显的汗滴之前即被蒸发的一种持续性的散热形式。一般不为人们所察觉。在中等室温(30℃以下)和湿度条件下,约有 25% 的热量是由这种方式散发的发汗是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活动过程,汗液的蒸发可有效地带走热量。因为发汗可以感觉得到,又称为可感蒸发。

既然单靠一件衣服无法同时实现透气、保暖和轻便,那该怎么办呢?答案就是通过多层穿衣来取长补短。最简单的三层叠穿系统分为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每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 内层(贴身层):主要负责吸湿排汗,保持身体干爽。推荐选择纯棉或吸湿排汗的运动面料,避免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湿气在衣物内积攒,影响外层的蓬松度,降低保温性能。

  • 中层(保暖层):提供保暖,同时保持透气。建议选择羊毛、羽绒或抓绒材质,稍微宽松一些的款式,方便活动。羽绒暖重比最高,且体积能压缩到很小,最适合在凉爽干燥环境中穿着;合成材料在潮湿环境下仍具保暖性,更耐磨,但其可压缩性不如羽绒,重量也更重;抓绒衣是一种高透气性保暖服。抓绒衣十分舒适,但在单独穿着时,无法防风防雨。

  • 外层(防护层):防风防水,保护内层不受外界影响。建议选择防风防水的外套,如羽绒服、棉服、羊绒大衣、环保皮草、冲锋衣等,同时考虑透气性。

这种分层穿衣的方式,既能保证身体热量不轻易散失,又能保持良好的透气性,避免湿气积聚导致的寒冷感。而且,根据气温变化灵活增减衣物,既保暖又不会过于笨重。

03

实用搭配建议

  1. 基础款选择
  • 羽绒服:建议准备两件,一件充绒量在100-200克之间(适合南方地区),另一件根据当地最低温度选择。颜色要有深有浅,不显憔悴。长度建议一长一短,一件盖住屁股,一件包裹住膝盖。
  • 毛衣:至少两件,其中一件是白色系,合身但不紧不松,能套进外套,也能单穿。
  • 打底衫:准备三件不同颜色,一件白色系,一件深色系,一件淡彩色系。要求舒服柔软,保暖,领子不高不低。
  • 加绒裤子:三件,包括牛仔裤、运动裤、休闲裤,颜色有深有浅,能搭配任意上装。
  1. 鞋子:雪地靴和运动鞋各一双,运动鞋可以加羊毛鞋垫,穿厚珊瑚绒袜子。

  2. 搭配技巧

  • 内搭可以选择半高领款式,既保暖又能拉长颈部线条。
  • 中层可以选择羊羔绒或羽绒内胆,既保暖又轻便。
  • 外层选择防风防水的外套,注意要兼顾透气性。
  1. 注意事项
  • 不要在羽绒服里只穿一件打底,应该采用"三明治"穿衣法,即贴身打底+保暖层+防风层。
  • 选择材质时,贴身衣物一定要选择纯天然的,纯棉的!聚酯纤维都是塑料和胶水的混合物,真不能贴身穿,真要穿里面也要贴身穿个纯棉秋衣外穿!
04

结语

在这个寒冬,与其纠结于"秋衣外穿"还是"三层穿衣法",不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记住,保暖的关键在于锁住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而不是单纯依靠厚重的衣物。选择合适的衣物,合理搭配,才能既保暖又时尚,轻松应对这个冬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