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辣汤入选国遗:一碗汤里的中原文化传承
胡辣汤入选国遗:一碗汤里的中原文化传承
2021年6月,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消息不仅让河南人欢欣鼓舞,也让全国人民再次聚焦这碗充满传奇色彩的胡辣汤。
胡辣汤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其始于宋代或明代。据《西华县志》记载,逍遥镇在宋代就已设立清水县,而胡辣汤最早就是作为药膳出现的。相传,一位曾在逍遥镇任职的知县赋诗赞道:“百业俱兴数小窑,官顺民安世称道。天时地利随人意,任职四载乐逍遥。”“逍遥”之名由此而来,而胡辣汤也逐渐从官府流传到民间。
胡辣汤的独特魅力在于其复杂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风味。正宗的逍遥镇胡辣汤需要经过严格的工序:首先用全羊骨下锅熬制5个小时以上,熬出浓郁的汤底;然后加入30多种中药材,包括胡椒、桂皮、木香等,这些香料不仅赋予了胡辣汤独特的香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接着加入面筋、牛羊肉、黄花菜等食材,最后用外圈火滚收汤,使汤汁浓稠而不分层。
一碗正宗的胡辣汤,汤色红亮,香气扑鼻。喝上一口,胡椒的辛辣瞬间在舌尖绽放,紧接着是牛羊肉的鲜美和面筋的弹牙,各种食材的口感层次分明,令人回味无穷。正如一位食客所说:“胡辣汤很‘霸道’,征服了全国人民的舌头。”
胡辣汤不仅是河南人的日常早餐,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对于在外打拼的河南人来说,一碗胡辣汤寄托着浓浓的乡愁。在广东工作的河南人周璇说:“我的南方同事们也喜欢点胡辣汤喝,他们那么怕‘热气’,胡辣汤倒喝得惯。”这说明胡辣汤的魅力已经超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
如今,胡辣汤已经从一个小镇走向了世界。据统计,仅逍遥镇就有4200多户在外经营胡辣汤,从业人员达2.6万余人,年创收13亿元。河南省级胡辣汤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群生更是培训了全国各地学员5000余人,开设加盟店300多家。在新加坡、美国等地,都能看到胡辣汤的身影,这碗来自中原的美食正在向世界展示着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胡辣汤的成功入选国遗,不仅是对其独特制作技艺的认可,更是对中原饮食文化传承的肯定。这碗承载着千年历史的胡辣汤,将继续温暖着每一个河南人的心,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这道来自中原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