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提升专注力的关键
心理健康:提升专注力的关键
“三分钟热度”大概是当代人最常面临的困扰之一。无论是学习新技能、开始一项运动,还是尝试新的爱好,很多人往往在最初的激情过后就逐渐失去了兴趣和专注力。这种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原理:我们的专注力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通过改善心理健康,我们可以显著提升自己的专注力,从而更好地完成目标,实现自我提升。
心理健康与专注力的科学联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了心理健康与专注力之间的密切关系。例如,冥想作为一种古老的身心练习,已经被现代科学证实能够显著改善大脑健康和专注力。
冥想的核心机制在于通过注意力练习来提升专注力。冥想者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或关注身体、心灵及周围的世界。这种练习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调控思想,还能开展自省,即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想法、感觉和行为。经验丰富的冥想者能够将这些技能应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从而更好地调节专注力、压力和情绪。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冥想能够改变大脑的活动模式。研究表明,冥想时大脑中与注意力相关的脑电波会增加,这表明冥想可以提高个体的持续注意力。持续注意力是指个体能够将注意力持续一段时间集中在一件困难的事情上,比如参加一场几个小时的考试。科学家们通过脑电图监测到的这些变化,揭示了冥想如何改善大脑网络之间的交流,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提升专注力的心理学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改变思维模式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目前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它通过改变不良认知和行为来消除负面情绪和行为问题。CBT特别适用于改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的专注力问题。
CBT的治疗过程通常包括识别自动化思维、识别认知性错误、真实性验证等步骤。通过这些技术,患者可以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改善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研究表明,CBT对ADHD患者的执行功能各个方面都有显著改善,并且效果可以持续较长时间。
正念疗法:活在当下
正念(Mindfulness)是CBT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完全专注于当下而不加评判。正念练习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反应和经历,从而改善注意力、记忆和情感控制。
对于ADHD患者来说,正念练习尤其有效。研究表明,参与8周正念项目的ADHD成年人在专注力方面有显著改善。正念通过在情感和反应之间创造停顿,帮助患者更平静和更深思熟虑地回应,从而减少冲动行为。
实用的正念练习技巧
- 正念呼吸:专注于自然呼吸,观察每一次呼吸而不加改变。当心神游走时,将注意力重新集中于呼吸上。
- 身体扫描冥想:从脚趾到头部依次关注身体各部位的感觉,如果分心,温和地将注意力返回到当前的身体部位。
- 正念行走:在安静的地方慢慢行走,专注于脚与地面的接触及呼吸。
- 正念饮食:完全专注于饮食体验,观察食物的外观、气味和质地,慢慢进食,品味每一口。
- 慈爱冥想: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的同情心,舒适地坐下,闭上眼睛,并默默重复诸如“愿我快乐”这类善意语句。
实际案例:高校心理干预模式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针对“学优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创新性地开发了“大数据画像+家校朋链式”心理育人及危机干预模式。该模式通过以下四个阶段实施:
- 数字化智能分析:开发多维画像系统平台,对学生进行心理特征、性格和思维的画像测试,精准识别其心理特征与精神需求。
- 家校协同共育:建立家校协同机制,定期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座谈会,开展线上家访,点对点地根据不同学优生遇到的问题和不同的家庭情况开展个别疏导。
- 朋辈心理帮扶:以心理问题学优生班级心委为抓手,观察其危机事件产生后的学业表现、出勤情况及社交活动,鼓励其他同学带动其参与心理团体辅导、心理剧等集体活动。
- 解决本质问题:构建“疗心疗本”的双重干预体系,不仅解决表层心理问题,还深入解决学业等内核困扰。通过夯实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学习培育主阵地,调动本科生协同育人团队、研究生导学团队、院系内科研团队力量,推进校内全员育人。
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表明,通过系统性的心理干预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专注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提升专注力的关键在于改善心理健康。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练习,我们可以克服“三分钟热度”的困扰,培养持久的专注力,从而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正如研究表明的那样,心理健康与专注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冥想、CBT和正念疗法等心理学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专注力,实现自我提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