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览山城,一起看看重庆城的前世今生
图览山城,一起看看重庆城的前世今生
重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积淀了3000多年的历史记忆。从古代到现代,重庆经历了开埠、抗战、解放等重要历史时期,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展示多张珍贵的历史地图,带你穿越时空,感受重庆的前世今生。
万家灯火气如虹,水势西回复折东。
重镇天开巴子国,大城山压禹王宫。
楼台市气笙歌外,朝暮江声鼓角中。
自古全川财富地,津亭红烛醉春风。
——《重庆》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 赵熙
《周礼》有字云:“掌道地图,以诏地事。”地图,是用科学、专业的方法对地理信息进行概括和记录的一种图形或图像。
重庆,有着深重历史文化笔墨的热土,它发展至今的历史文化值得所有热爱它的人细细品尝。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图为览,可观荣枯。重庆图书馆,望以图话渝州,以图读历史,带你走进重庆的过去与现在,感受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
壹、现存最为详细的重庆古代城市地图之一
重庆府治全图 (清)张云轩
清末张云轩绘制的重庆府治全图是在国璋重庆府治全图(天理版)基础上改绘而成的,图幅78cm×145cm,比例尺约1:4000,现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美国耶鲁大学均有收藏,版本色彩存在明显差异。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藏有等比例复制本。
图中详细绘制了重庆府城及沿江两岸的盛况,但并未表现重庆开埠(1891年)之后的景象。该图内容详尽,图面精美,是现存最为详细的重庆古代城市地图之一。
贰、增加“重庆关”、“邮政所”等机构名称
增广重庆地舆全图,刘子如
增广重庆地图全图是在国璋、张云轩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图幅80cm×146cm,比例尺约1:4000,现重庆图书馆有收藏原图。
此图为重庆开埠(1891年)之后所绘,东起朝天门,西至浮图关,南至长江以南的今南岸区一线,北括江北城观音桥一线。地图采用了手绘、木刻的方式,以俯瞰的视角画街道、河流,又以正面的视角画房屋、建筑,具有古地图多视角、凭记忆描绘的特点。图中增加了“重庆关”、“邮政所”等机构名称,还分别用中、英文标注出英、法、美、日等领事馆。
01
中英文标注“英国领事馆English consulate”
02 南岸海棠溪至龙门浩间,增加了“新码头”,江边绘出一搜立德轮船,标注“A.Little Co”
叁、按照现代测绘技术绘制的重庆城全图
新测重庆城全图 重图地方文献馆藏复制图
此图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刊印版本,由重庆合计肇明石印公司印行,图下方列出“五千分之一梯尺的比例尺”,体现出此图已经是按照现代测绘技术绘制的地图。右下角图例内容丰富,设计政治、经济、文教、道路及城市绿化等,但图标符号缺乏规范。
从图中反映的城区界限和街道布局来看,基本沿袭了清末开埠以来所形成的城市格局,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在城墙的包裹下,空间拓展步履维艰。
01
被城墙紧紧包裹的朝天门
肆、渝中半岛的街道布局
重庆市街道图 重图地方文献馆藏复制图
该图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元旦,由国民公报社印制。图幅55cm×76cm,比例尺约1:9000。
图中描绘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重庆渝中半岛的街道布局,对新城区的描绘较为详实。其中标注了当时市政府拆除临江城门,改建码头的进展。并标注了水池、水塔和自来水厂的位置,这是重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01
自来水塔、水池(图中兴隆街以南、石板新街以北区域)
02
城墙拆除后的朝天门及新建码头
伍、抗战时期重庆城市范围拓展后第一批地图
重庆市郊全图 重庆图书馆藏
该图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二月出版,唐幼峰绘制,重庆旅行指南社印行。比例尺1:62500。
全面抗战期间,重庆以迁建区建设为契机,提升周边地区城市化的程度,以适应战时特殊的时局。作为抗战时期重庆城市范围拓展后的第一批地图,可以看出迁建以后重庆城市格局。
陆、民国时期绘制的全英文地图
Map of Chungking City(重庆城区地图) 重庆地方文献馆藏复制图
该图于全面抗战时期,由中国战区相关机构绘制的全英文地图。图幅纵40cm×横75cm,比例尺1:10000.
图中对各机构标注非常详细,尤其是外国驻重庆机构、大使馆、医院等。左边附检索图表和方格网,可以快速找到各序号对应的位置。
柒、公交运输出现普通和特快的差异
现代最新重庆市明细全图 重庆地方文献馆藏复制图
全图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出版,由何暎基绘制,包括《中国六大古都及重庆位置图》《四川都市分布情况及重庆位置图》《重庆人口分布图》等11幅附图。
下侧《公共汽特别快车行驶路线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公交运输已经出现普通和特快的差异,这也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进步。
01
《公共汽特别快车行驶路线图》
捌、第一次标注改建的“抗战胜利纪功碑”更名为“解放碑”
最新重庆市街道图 重图地方文献馆藏复制图
此图为重庆解放初期所出版的较为正式的城市地图,于1951年11月印行,胜利书店发行,比例尺:1:10000。
01
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
02
第一次标注了改建的“抗战胜利纪功碑”,更名“解放碑”。
结 语
“缩千里于咫尺,汇万象于指掌”,地图是历史的定格与演进的见证,可以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感知城市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轨迹。
重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积淀了3000多年的历史记忆。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铸就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滋养着代代重庆人,推动着重庆城的发展演变,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