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登顶票房冠军,固镇县掀起文化溯源热潮
《哪吒2》登顶票房冠军,固镇县掀起文化溯源热潮
2025年2月6日,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以57.8亿元的票房成绩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超越了前纪录保持者《长津湖》。这部由导演饺子及其团队历时五年精心打造的动画巨制,不仅在票房上取得巨大成功,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哪吒文化热潮。其中,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作为哪吒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成为了这股热潮的焦点。
固镇县:哪吒文化的传承地
固镇县,古称谷阳,这片千年古城与哪吒传说有着不解之缘。在固镇县刘集镇九湾地区,哪吒闹海的故事世代相传,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符号。九湾哪吒闹海展览馆内珍藏着丰富的历史资料,院内墙上挂满了手工绘制的哪吒神话故事图像,二楼更是珍藏着当地县志中关于“哪吒闹海”的珍贵资料。
蚌埠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固镇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王中华通过多年研究发现,明成化年间的《中都志》是“哪吒闹海”故事创作的重要参考,而固镇九湾极有可能是“哪吒闹海”故事的创作原型地。《封神演义》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如“肉球生”“九湾河”“东海口”“龙王与蟹将”及屠龙等主要情节,在《封神演义》问世前的明成化《中都志》和明嘉靖《宿州志》等明代凤阳府方志中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内容。
电影热映掀起文化溯源潮
随着《哪吒2》的热映,固镇县掀起了新一轮的文化溯源热潮。春节期间,固镇县各影院的观众络绎不绝,许多当地居民在观影前后翻阅县志,试图“求证”哪吒传说。在固镇县大地影院,《哪吒2》的排片量每天近30场,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观看。
固镇县第一中学教师丁玉聪研究当地的哪吒传说文化已有十年。他表示,上至白发老人,下至少年儿童,在九湾地区几乎无人不知哪吒的故事。哪吒闹海传说是当地县级非遗项目,九湾居委会党支部副书记石晓丽也表示,自1996年嫁到九湾以来,深刻感受到哪吒传说在这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文旅融合创新传承
固镇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张艳梅表示,该县已开展多种以哪吒为主题的文旅体活动,包括与天津的哪吒文化交流、举办哪吒闹海文化研究与利用研讨会等。此外,固镇县还计划完善“哪吒闹海”传说创作原型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迎接即将举办的“哪吒邀您一起闹元宵”等系列活动。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认为,对神话传说的原型地讨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通过学术研究、文旅开发与社区参与,传统文化得以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既塑造了人文精神,也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启示
值得注意的是,除固镇县外,全国多地也在积极开发哪吒文化资源。例如,天津、四川宜宾等地也宣称是哪吒故里,并通过文旅活动开发哪吒文化资源。业内专家指出,各地借名人IP乘势宣传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如何借势讲好文旅故事。如果仅执着于“争个名分”,急于“贴个标签”,不仅是对IP资源的一种浪费,恐难有长久的热度,对当地文旅发展的助力也相当有限。
正如《哪吒之魔童闹海》所展现的那样,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与时俱进,以现代视角重新诠释经典故事。各地在开发文化IP时,应注重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创新形式,寻求合作,用心才能“煲”好文旅这锅汤。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是一部动画电影的胜利,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生机的生动写照。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不是尘封的古董,而是可以活化创新的文化资源。通过电影、文旅等多种形式的创新演绎,传统文化正在以新的方式融入当代生活,展现其永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