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高人员不还钱也能坐飞机高铁?最高法:网传“限高令新政” 系谣言
限高人员不还钱也能坐飞机高铁?最高法:网传“限高令新政” 系谣言
近日,有短视频平台频繁出现关于"限高令新政"的虚假信息,声称"有内部途径,被限制高消费人员不用还款也能正常买机票、高铁票"。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关于"新政"一说实属谣言,视频中信息均为不实信息。
谣言传播与调查
"限高令"即限制高消费令,是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的一种间接执行措施。在民事强制执行中,人民法院会签署限制消费令,限制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
北青报记者发现,一些视频号以"解除限行"、"恢复高铁、飞机自由"为标题,向被"限高"人员宣传自家的购票服务,有的甚至标注上了"普法视频"标签。这些视频往往在发布后几个小时就自行删除。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经过认证的律所账号发布了相关视频。例如,一个名为"重庆念南律师事务所"的账号发布了关于"恢复高铁、飞机自由"的视频,但经调查,该律所信息并不存在。另一个被认证为河南世笙律师事务所的账号也有类似内容,视频称"解除"后可正常通过12306平台购票。
不法行为与危害
通过添加客服企业微信,记者发现这些所谓的"工作人员"普遍套用了两三层不同身份,打着普法视频的幌子,向被限高的被执行人宣传自家的买票服务。客服声称有内部渠道和政策,可以申请"放行",价格从5800元到8800元不等。
这种行为不仅误导公众,还可能帮助被执行人逃避法律制裁,损害司法权威和债权人权益。
法院打击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北京大兴法院联合首都机场公安局大兴机场分局建立"滤网"联控机制。通过加强机场安检核验,由大兴机场安检处对于使用护照过安检人员复核身份证信息,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确认是否属于限制高消费人员,一旦查证属实便立即向航站区派出所报警,由派出所出警将相关人员带离。
据统计,2024年1至5月,大兴机场安检口共核查出2743人次违反"限高令"乘机的被执行人,平均每月将近600人次。自4月"滤网"联控机制建立以来,大兴机场共核查出153人次北京法院限消人员购票乘机,共有31人被全市多家法院带离,其中大兴法院带离9人,4人被采取拘留措施,其他5人当场履行完毕。
最高法回应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表示,人民法院从未出台过解除限制消费措施,或为不偿还债务的限高人员提供长期"解限"的相关规定。网上关于对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解除限制消费措施等内容均为不实信息。
对于违反"限高令"的行为,人民法院将根据被执行人行为的主观恶意、行为严重程度等因素,采取约谈、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罚。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全国法院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会同公安、机场等有关部门开展实时联动专项整治,专项整治活动期间,全国法院累计约谈1.79万人次,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4万人次,罚款2736人次,拘留1876人,移送公安机关立案追究拒执犯罪176人,另向公安部门移送"黄牛"线索95条,推动斩断灰色产业链条。
最高法院将持续保持打击规避"限高令"行为和"黑中介"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