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虎科技VS Neuralink:脑控技术的双雄对决
脑虎科技VS Neuralink:脑控技术的双雄对决
2025年伊始,脑机接口领域迎来重大突破。国内脑机接口领军企业脑虎科技宣布成功实现汉语实时编解码,而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也在人类大脑芯片植入手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两家全球领先的脑机接口公司正在上演一场技术竞赛,谁将最终成为脑控技术的王者?
脑虎科技:攻克汉语语言解码难题
2024年12月,脑虎科技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实时合成汉语言临床试验。此次试验的参与者是一位43岁的语言区占位肿瘤癫痫患者,通过植入脑虎自研的256导高通量脑机接口电极,实现了142个常用汉语音节71%的解码准确率,且单字解码时延小于100毫秒。
这一突破的重要性在于,相比英文26个字母的解码,中文“418个音节+4个语调”的解码难度更高。汉语交流涉及更多脑区,需要专门针对汉语特征的神经编解码机制。脑虎科技创始人陶虎表示,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汉语实时编解码,不仅为失语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带来希望,未来还可能实现人脑与AI大模型的直接交互。
Neuralink:开创人类大脑芯片植入先河
2024年1月,Neuralink宣布完成首例人类大脑芯片植入手术,这是脑机接口技术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里程碑。该公司采用侵入式技术路线,将电极等信号记录装置植入大脑皮层,进行高通量神经信号采集。
Neuralink的首例人体试验参与者能够通过意念控制电脑鼠标,这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在运动解码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马斯克曾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有望帮助瘫痪患者重新获得运动能力,甚至可能通过与AI的结合,减少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威胁。
技术路线对比:各有优势
从技术路线来看,脑虎科技和Neuralink都选择了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但具体实现方式有所不同。脑虎科技强调其柔性脑机接口系统,电极放置在硬脑膜内、大脑皮层外,而Neuralink则是将电极直接植入大脑皮层。
脑虎科技创始人陶虎指出,脑机接口技术路线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侵入式技术虽然能获得高质量的神经信号,但存在手术风险;非侵入式技术虽然安全,但信号精度较低。脑虎科技的柔性脑机接口系统在保证信号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了手术风险。
未来展望:医疗康复是主要应用场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脑机接口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脑机接口技术已经在帮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功能、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例如,博睿康医疗科技的脑机接口产品已经帮助多位瘫痪患者重新获得运动能力。
语言解码和运动解码是脑机接口技术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脑虎科技在语言解码方面取得的突破,为失语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而Neuralink在运动解码方面的进展,则为运动障碍患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结语
脑机接口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脑虎科技和Neuralink的突破性进展预示着这一领域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目前的技术还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试验的推进,脑机接口技术有望在医疗康复、教育、娱乐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我们或许真的能够通过意念控制设备,实现人机交互的革命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