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保定古城:千年州城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保定古城:千年州城的文化传承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31A02AJG00
2.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GuME2Sn7ZJ
3.
https://post.smzdm.com/p/awoonw3k/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7A035VZ00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5A0988M00
6.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201a0acc2c5b9d0ef032bfd573c4fff8
7.
http://wsjkw.hebei.gov.cn/sxdt/407735.j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87%E5%8C%96%E5%A4%A7%E9%9D%A9%E5%91%BD%E6%97%B6%E6%9C%9F%E6%96%87%E7%89%A9%E5%8F%A4%E8%BF%B9%E6%8D%9F%E6%AF%81%E5%88%97%E8%A1%A8
9.
https://k.sina.cn/article_6924709221_p19cbead6500100kc8o.html
10.
https://www.ctnews.com.cn/dongtai/m/content/2025-02/03/content_170132.html
11.
https://www.baike.com/wikiid/7153240990587912206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89%E5%9B%AD

保定,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城,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从战国时期的北平城,到北宋时期的保州,再到清代的直隶省会,保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1

历史沿革:千年古城的辉煌历程

保定之名最早可追溯至北宋时期。北宋初期,为加强北部边防,在清苑设“保塞军”,寓意保卫边疆。后来,“保塞军”改称“保州”,取永保安定之意。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顺天路更名为保定路,标志着“保定”之名正式出现,蕴含“保卫大都、安定天下”的深意。

保定城墙建于明朝,曾经有12里长,是保定曾经辉煌的历史写照。保定城的城墙初为土墙,在明朝隆庆年间,土城全部改成砖包城,砖包城是不规则方形,西城门以南向外凸出370多米,似靴头,往北又呈直 线,似靴筒,所以保定城素有靴城之说。甚为可惜的是,到1956年之前,城墙能拆的全拆了,只在南城墙,给今天的保定留下了长度仅有500多米的一段老城墙,让后人借以怀思千古,一个保定人心中永远的痛。

大慈阁是保定的象征,也是保定的一张名片。有着“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大慈阁始建于公元1227年,现在看到的是清代乾隆年间被毁后重修的建筑。大慈阁在闹市中显得鹤立鸡群,巍峨高大而又不失华美隽秀,不愧以“市阁凌霄”之美誉,名列“上谷八景”之首。大慈阁是保定市区最高的古建筑,登临大慈阁可俯瞰保定城。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慈阁和关帝庙等。

直隶总督署,是现存官衙中级别最高的,也是中国保存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大堂,是直隶举行重要典礼和颁布政令的场所,也是总督署内最重要的建筑,门口的两幅对联是李鸿章七十大寿的时候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所赐。走进大堂,屏风之上有一块“恪恭首牧”匾额,这是雍正皇帝亲笔题写,堂内气氛森严肃穆,处处彰显封建社会官衙的权威。1870年李鸿章接任曾国藩担任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长达25年之久,他是历任总督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开展洋务运动,创建北洋水师,兴办军工企业,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风光的时期。总督署正式建立于1730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先后有直隶总督66任,共59人,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直到1912年才废止,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民国年间是直系军阀曹锟的大本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曾是日伪和河北省政府所在地。

古莲花池,保定古城八景之一,始建于元朝初年(1277年),原名香雪园,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从那时候起,这里就成为达官贵人云集的场所。清朝是古莲花池的鼎盛时期,雍正时期,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此开办莲池书院,一时间人才济济,名声大振,成为北方最高学府。乾隆、嘉庆、光绪年间,古莲花池被辟为皇帝的行宫,清代乾隆皇帝曾来过多次,这时的古莲花池聚集了南北方园林的精华,钟灵毓秀,处处闪烁着皇家园林的光芒。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保定 ,古莲花池惨遭浩劫,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亭台楼阁都化为灰烬,古莲花池成了一片残垣断壁,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历史名园才得到全面保护和维修。

满城汉墓,又名中山靖王墓,位于保定市满城区陵山之上,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满城汉墓采用以山为陵的营建方式,墓道及墓室凿山而成,墓中还设有构思精妙的防盗和排水系统。两墓的墓室庞大,随葬品众多,共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1万余件,其中金缕玉衣、长信宫灯是国宝级文物。满城汉墓是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在中国考古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里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等珍贵文物都是复制品,真品如今收藏在河北博物院。主要的参观地是两座墓室,位于高约两百多米的山坡上,在山下的广场上还有一些标志性的雕塑(长信宫灯雕塑等),可以拍照纪念。从山下到山上走路大约半小时左右,另外还有索道可以乘坐上山。

02

文化传承:保定三宝与特色美食

保定不仅有丰富的历史遗迹,还有独特的文化传承。保定三宝——铁球、面酱、春不老,以及火遍大江南北的驴肉火烧,都是保定文化的代表。

驴肉火烧是保定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小吃,与保定三宝并驾齐驱。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相传,当时保定的一位名叫李德全的厨师,在为皇帝献上一道美味佳肴时,不慎将一块驴肉掉入炉火中。为了不浪费食材,他急中生智,将驴肉取出切片,夹在烧饼中,并加入特制调料,没想到这道意外之作竟大受皇帝喜爱,从此驴肉火烧便成为了宫廷御膳中的一道佳肴。

保定驴肉火烧的外形圆润饱满,金黄酥脆的外皮包裹着鲜嫩多汁的驴肉,让人一眼望去便食欲大增。制作过程中,选用优质的太行驴肉,经过精心卤制,肉质细嫩、肥而不腻,余味醇厚。火烧则以死面为主料,经过烙制和烘烤,外皮酥脆,内里柔软,与驴肉的鲜美完美融合。保定驴肉火烧的种类多样,除了传统的驴肉火烧外,还有加入驴肠、驴杂等不同食材的变体,每一种都别具风味。搭配上一碗清香的棒子面粥或是一碟爽口的咸菜,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03

现代发展: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

近年来,保定在保护古城文化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城市更新。2024年度,保定市在城市更新、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多个部门和个人获得先进表彰。保定古城的保护和开发,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展现了古城的新面貌。

在游玩攻略方面,从古城墙看日出,到西大街感受清末民初的建筑特色,再到夜市品尝地道美食,保定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驴肉火烧、白肉罩火烧、锅包肘子等特色美食,以及直隶官府菜等传统名菜,都是不容错过的美味。

保定古城的故事仍在继续,这座千年古城正在以新的姿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