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象日:斯里兰卡大象孤儿院的暖心故事
世界大象日:斯里兰卡大象孤儿院的暖心故事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这是一个旨在提高公众对大象保护意识的全球性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走进斯里兰卡的大象孤儿院,了解这个充满温情的地方如何成为大象们的温暖家园。
斯里兰卡大象孤儿院,全称品纳维拉大象孤儿院(Pinnawela Elephant Orphanage),成立于1975年,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为无家可归、受伤或患病幼象提供救助的机构。它位于斯里兰卡盖克拉镇西北部,由政府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建立,旨在为那些因各种原因与母象分离的小象提供庇护和照顾。
大象孤儿院占地约5.6公顷,内有椰子林和草地,并邻近一条河流供大象戏水。目前收养了近百头大象,其中一些成年后接受训练,帮助搬运木材等。此外,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并互动,成为这里的重要特色。
每天上午约10点,是象群最开心的时光。它们在驯象师的引导下,浩浩荡荡地过马路、穿小巷、下山坡,蹚入“孤儿院”临近的马哈河沐浴纳凉。周边咖啡馆上下两层的栏杆边挤满了前来观赏的游客。
43岁的驯象师普里马尔站在马哈河边,望着接受水枪集体“淋浴”的象群。他对这里的每一头大象都了如指掌:在象妈妈粗壮的腿间撒娇承欢的小象只有4个月大;用长鼻子互相缠绕示好的是一对双胞胎;站在一旁扑扇耳朵的大象比他还年长4岁……“大象是我最喜欢的动物,也是我的朋友。我就这样守护了它们22年,感觉很开心、很满足。”普里马尔说。
游客可以在特定时间段参与喂食和洗澡活动,如:
- 喂水果:09:15-09:45
- 喂奶:09:15-09:45
- 大象洗澡:10:00 和 14:00
此外,还可以购买用象粪制成的环保纸张作为纪念品。这种低碳环保的做法不仅解决了象粪处理问题,还为孤儿院带来了额外的收入。象粪纸不仅能制成书签、贺卡、笔记本、相册等“大象周边”纪念品,还被当作斯里兰卡“国礼”。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2月,一头叫“米盖拉”的大象被时任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选中,作为中斯建交50周年的国礼赠送给中国。如今,担负着中斯友好使命的“米盖拉”仍然悠然自在地生活在北京动物园。
斯里兰卡大象孤儿院不仅是救助大象的慈善机构,还通过吸引游客关注和支持,提高了人们对大象保护的认识。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让人动容。正如一位驯象师所说:“大象是我最喜欢的动物,也是我的朋友。我就这样守护了它们22年,感觉很开心、很满足。”
然而,全球大象的生存状况仍不容乐观。据统计,非洲象数量从1979年的130万锐减至目前的不足40万,亚洲象更是不足4万头。在斯里兰卡,野生大象数量曾超过1万头,但由于象牙贸易等原因,数量骤降至约2000头,导致许多小象失去母亲。
斯里兰卡大象孤儿院的存在,不仅为无家可归的大象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在这里,大象们得到了精心的照顾和关爱,它们与人类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不仅让大象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也让人类更加珍惜和尊重这些地球上的生灵。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这些地球上的生灵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