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羊秘籍:从技术要点到成功案例
科学养羊秘籍:从技术要点到成功案例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养殖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式的单位动物产品平均饲料消耗量比2023年下降7%以上。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养羊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科学养羊的关键技术要点
科学养羊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饲料管理、环境控制、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意见,科学养羊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精准饲料配方技术
饲料成本约占养殖成本的70%,因此,优化饲料配方是提高养殖效率的关键。应全面推广低蛋白多元化饲料配制技术,建立基于动物动态营养需求的精准营养模型。同时,加快动物生理与环境互作基础研究和抗应激营养调控技术研发应用,发布低蛋白多元化饲料生产技术规范。
适度规模高效养殖模式
持续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式,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家庭农场。因地制宜发展畜禽立体养殖和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模式。推广应用智能化精准饲喂设备,推进饲养管理工艺与设施装备的集成配套,提升养殖设施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
疾病防控与健康管理
聚焦垂直传播病和季节性常见病,集成推广一批适宜有效的流行病净化模式,扩大疫病净化场范围。集成牧区、半牧区、农区牛羊传染病、寄生虫病防控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新产品创制和新技术应用,优化动物疫苗用菌(毒)种变更备案审查程序,加快多联多价疫苗研发应用。
实际养殖案例分析
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一位90后新农人沈俞豪通过创新思维和现代技术,成功将传统养羊场转型升级,不仅解决了传统养殖的诸多问题,还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创新养殖模式
沈俞豪将原有的300亩养羊场地进行改造,建设了云朵农场。农场不仅包括养殖区域,还设有商业拍摄、餐饮、办公区域。通过提供摄影场地服务,农场每月可接待十多个商拍团队,仅此一项就带来了可观收入。
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
为解决传统养殖的环境污染问题,沈俞豪将养殖品种从湖羊改为蟋蟀。蟋蟀养殖具有以下优势:
- 饲料主要是玉米粉和干净的菜叶,无污染无异味
- 养殖周期短,一只蟋蟀从虫卵到成虫仅需约1个月
- 不受季节影响,全年可循环养殖
- 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达65%-70%
- 可制作中药材,也可深加工成食品
通过创新养殖模式,沈俞豪不仅解决了传统养殖的环保问题,还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目前,农场年利润已近千万元,同时带动了周边30多户村民增收。
养羊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生长状况不佳
- 生长缓慢:将大小羊分栏饲养,避免大羊欺压小羊;合理搭配精饲料和粗饲料,确保营养均衡;避免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
- 产羔少、存活率低:挑选一胎多只的母羊做种羊;改善母羊体质,在饲料中添加微生物制剂、中药制剂和活性菌。
疾病症状
- 羊吐草团:喂服大黄苏打片,注射复合维生素B。
- 角膜炎:用青霉素和地塞米松生理盐水稀释后冲洗眼睛。
- 羊掉毛:补充矿物质元素和微量元素;如为体表虫引起,需进行驱虫处理。
- 脑炎:急性脑炎直接淘汰;慢性脑炎可注射磺胺嘧啶钠和地塞米松配合青霉素。
- 腐蹄病、风湿病:改善羊圈环境,保持干燥通风;使用相关药物治疗。
- 口蹄疫:注射黄芪多糖和青霉素;割开水泡清洗并涂抹青霉素粉包扎;每年接种口蹄疫疫苗。
饲养管理难题
- 吃羊毛:在饲料中添加磷酸氢钙、鱼肝油等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元素。
- 饲料短缺:建立合理饲料库,优选高质量饲料;科学灌溉保证牧草收成;采取合理饲草储存方式。
- 疾病防控:定期观察羊群状况;提供适宜生长环境和安全用水;按防疫程序接种疫苗。
养羊前期准备工作
在开始养羊之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了解羊的生活习性
深入学习羊的生活习性、饲养流程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当地容易出现的问题。
准备必要的养殖设备
基本设备包括铡草机、青贮池、化粪池、围栏网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需要割草机、播种机、发电机等。
办理养殖手续
确保环保合规,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等必要证件。
学习疾病防控知识
熟悉常见病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如羔羊瘫软、角膜炎、拉稀、胀气积食、不反刍等。
科学养羊不仅能提高小羊的成活率,还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学习和应用科学养殖技术,养殖户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