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IST 1.1标准下的PR新进展:从单一评估到多指标联合应用
RECIST 1.1标准下的PR新进展:从单一评估到多指标联合应用
RECIST 1.1(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是目前评估抗肿瘤治疗效果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量化和标准化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其中,“部分缓解(PR)”是指所有可测量目标病灶直径总和低于基线至少30%的情况。这一标准对于指导后续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RECIST 1.1标准的基本框架
RECIST 1.1标准将病灶分为可测量病灶和不可测量病灶。可测量病灶是指至少有一条可以精确测量的径线的病灶,根据CT或MRI评价,病灶最长直径至少为10 mm。而不可测量病灶包括小病灶(包括短轴在10-14.9 mm的淋巴结)和真正无法测量的病灶,如胸膜或心包积液、腹水、炎性乳腺疾病、软脑膜病、累及皮肤或肺的淋巴管炎等。
在基线评估中,每个器官最多有2个病灶,总共不超过5个病灶被选为目标病灶。所有这些可测量的病灶都被视为目标病灶。应选择那些大小(即最长病灶)和适合度适合的目标病灶,以确保它们能够被精确且重复地测量。记录每个病灶的最长直径,而对于病理学淋巴结,则应记录其短轴。在基线时,所有目标病灶的直径(对于非结节病灶是最长直径,对于结节病灶是最短轴)的总和,将作为试验中进行评估和比较的基础。
PR的临床意义
在RECIST 1.1标准中,部分缓解(PR)被定义为所有可测量目标病灶的直径总和低于基线至少30%的情况。这一标准对于评估肿瘤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将PR与其他生物标志物联合使用,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预测能力。
PR评估的新进展:α-RECIST方法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上,该研究通过综合RECIST 1.1和第6周的甲胎蛋白(AFP)反应,评估了肝细胞癌(HCC)对抗血管生成治疗加免疫治疗的治疗反应,并进一步预测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S)。
研究纳入了150例和214例接受联合治疗的HCC患者,分为培训组和验证组。收集基线和第6周的医学图像和甲胎蛋白水平。AFP反应分层:部分缓解(PR):AFP%≥75%下降;稳定型疾病(SD):AFP% < 75%下降≤10%升高;进展性疾病(PD):AFP% > 10%升高。α -RECIST为:PR:RECIST 1.1-PR或AFP-PR;PD:AFP-PD或RECIST 1.1-PD,不满足AFP-PR;SD:既不是PR也不是PD。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OS。采用一致性指数和患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时间依赖面积来评价各指标的预测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在AFP≥20 ng/mL组和整个队列中,与RECIST 1.1、mRECIST和AFP相比,α -RECIST和NCC策略在联合治疗的HCC患者中获得了更好的生存分层,有助于肿瘤学家在6周时早期识别应答者和进展以及临床决策。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将RECIST 1.1与AFP反应相结合的α-RECIST方法,能够更准确地预测HCC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这种多指标联合评估的方式,为未来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望未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R的评估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从最初的单一影像学评估,到现在的多指标联合评估,PR的定义和评估标准正在变得更加精准和全面。未来,随着更多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应用,PR的评估方法有望进一步优化,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治疗效果评估工具,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决策,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