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竟让心理健康亮红灯!
耳鸣竟让心理健康亮红灯!
“耳朵里像是有几十只知了叫个不停”“感觉脑袋一圈全是蜜蜂在飞”……这些看似夸张的描述,却是1.3亿中国耳鸣患者的真实感受。据统计,我国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遭受耳鸣困扰,且随着生活压力增大,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
更令人担忧的是,耳鸣不仅影响听觉,还会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柴亮指出,耳鸣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焦虑和抑郁等症状。根据文献资料,高达33%的耳鸣患者存在抑郁倾向。
耳鸣为何会影响心理健康?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华伟解释说,耳鸣通常由外周听力损失触发,导致大脑中枢信号传导异常。当大脑长期接收到这种异常信号时,会引发一系列神经生物学改变,包括听觉皮层的重塑和边缘系统的激活,进而影响情绪调节和睡眠质量。
治疗困境与突破
目前,耳鸣治疗仍是世界性难题。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主任医师舒易来表示,由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全球尚未有专门针对耳鸣的药物获批。而且,很多患者对耳鸣缺乏科学认识,甚至存在误区,导致干预困难。
不过,医学界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李华伟主任介绍,个性化声治疗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应用对耳鸣频率和响度进行调制的特殊治疗声,可以有效改善症状。该院研发的复旦耳鸣RS系统,已取得初步成效。
在传统疗法方面,浙江省中山医院针灸科主任高宏创新的“导气通络疗法”也显示出良好效果。一位患有30多年耳鸣的郑大伯在接受治疗后感叹:“整整一天,知了叫全停了,几十年来都没觉得这么安静过。”
如何应对耳鸣带来的心理困扰?
专家建议,患者应尽早寻求专业帮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调整心态,学习应对技巧。同时,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
对于耳鸣患者来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虽然目前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治疗和心理调适,完全可以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正如一位患者所说:“我学会了与耳鸣和平共处,不再让它左右我的生活。”
面对这一困扰数千万人的健康问题,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突破性进展,帮助患者重获宁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