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罗哲文揭秘:八达岭长城的建造奥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罗哲文揭秘:八达岭长城的建造奥秘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72400179_163278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7/10/content_26068306.htm
3.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J2Ov49eCkU
4.
http://m.bdlly.com/blog/554e516d5d4
5.
http://www.zsdmba.com/lishi/202404/43287.html
6.
http://www.minsheshijie.com/news/indnews/1481.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5%BF%E5%9F%8E
8.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46bf59e4b01a918555c623.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99%8E%E5%B1%B1%E9%95%BF%E5%9F%8E
10.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95%B7%E5%9F%8E%E6%88%B0%E5%BD%B9

“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先生曾说过:“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汗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作为中国长城研究和保护的重要发起人之一,罗哲文先生对八达岭长城的建造奥秘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这座宏伟建筑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01

“万里长城第一人”的传奇人生

1948年,24岁的罗哲文受师母林徽因指点,独自前往八达岭和古北口,对这两处长城遗址进行“初探”,拍下了珍贵的照片。这次考察不仅开启了罗哲文与长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也让他成为了中国长城研究的先驱者。

罗哲文先生生前任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是中国特色古建保护理论奠基人。他主持维修的第一站——八达岭居庸关段长城,也是新中国开展古建筑维修事业的第一项重大工程。在他的努力下,长城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

02

八达岭长城的选址之谜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罗哲文先生的研究揭示了古人选择在这里修建长城的深思熟虑。

八达岭地势险要,山峦重叠,形势险要。古人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将长城修建在山脊和制高点上,既便于观察敌情,又易于防守。这种“因地形,用制险塞”的选址策略,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思想的精髓。

03

建造材料的就地取材

八达岭长城的建造材料主要来自当地,包括砖、石、夯土等。罗哲文先生发现,长城的墙体主要由黄土、石灰和糯米浆混合而成,这种材料不仅坚固耐用,还能有效防止雨水侵蚀。而城砖则是在当地烧制,既节省了运输成本,又保证了质量。

04

独特的施工方法

八达岭长城的施工方法堪称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罗哲文先生的研究表明,古人采用了“分段包工”的方式,将长城的修建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工匠和军队。每个施工段都有明确的责任人,确保工程质量。

在运输材料方面,古人发明了“滚木法”和“撬棍法”,利用杠杆原理和滚动摩擦力,将沉重的建筑材料运送到山顶。此外,他们还巧妙地利用了季节性河流,通过水力运输石料,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05

精妙的建筑设计

八达岭长城的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城墙平均高度约7-8米,上宽约4-5米,下宽约6-7米,既保证了防御功能,又兼顾了通行需要。敌楼密集分布,有方形、扁形、圆形等多种形状,不仅用于观察敌情和发射箭矢,还兼具储存物资和士兵休息的功能。

06

军事防御与经贸交流的双重功能

八达岭长城不仅是军事防御工程,还兼具经贸交流功能。罗哲文先生指出,长城上的关隘不仅是军事要塞,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通过这些关隘,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07

结语

罗哲文先生对八达岭长城建造奥秘的研究,为我们揭开了这座宏伟建筑背后的智慧结晶。从选址到材料,从施工到设计,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今天,当我们站在八达岭长城上,俯瞰这道蜿蜒起伏的巨龙时,不禁为古人的匠心独运而惊叹,也为罗哲文先生等专家学者的辛勤研究而感动。

正如罗哲文先生所说:“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汗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珍惜这份遗产,为保护和传承长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