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穿戴防护服,保障职业安全
正确穿戴防护服,保障职业安全
2025年12月1日起,GB 19082-202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标准将正式实施。这一标准明确规定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关键内容,适用于医疗机构人员在医疗、疾病防控等场景下穿戴的防护服。
在高危工作环境中,如医院、实验室和传染病防控场所,正确穿戴防护服是保护个人健康和安全的关键。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步骤,包括准备工作、穿戴口罩和面罩、穿戴防护服、手套和鞋套以及最终检查,我们可以避免感染或意外事故的发生。记住,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只有严格遵循这些步骤,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防护服的正确穿戴步骤
准备工作
在开始穿戴防护服之前,首先要确保个人卫生,包括洗手和消毒。同时,检查防护服是否有破损或裂缝,确保其完整性。选择合适尺寸的防护服,确保穿着舒适且不影响活动。
穿戴口罩和面罩
佩戴口罩时,确保口罩覆盖口鼻和下巴,鼻梁条应紧贴鼻梁。调整耳挂或头带,确保口罩稳固。如果需要,可以佩戴面罩或护目镜,确保其与口罩配合良好,不留空隙。
穿戴防护服
- 打开防护服,确保拉链处于开启状态。
- 先将双脚伸入防护服的裤腿中,然后慢慢向上拉至腰部。
- 将双臂伸入袖子中,注意不要接触地面或污染源。
- 调整防护服,确保其贴合身体,但不过紧影响活动。
- 将拉链拉至顶端,确保完全闭合。
- 贴上防护服门襟的胶条,确保密封良好。
穿戴手套和鞋套
- 先戴上内层手套,将手套口翻折,覆盖防护服袖口。
- 穿上鞋套,确保鞋套覆盖防护服裤腿。
- 再戴上外层手套,将手套口翻折,覆盖防护服袖口和内层手套。
最终检查
完成穿戴后,进行最后的检查:
- 确保所有开口都已密封,包括拉链、胶条和手套口。
- 检查防护服是否完好,没有破损或裂缝。
- 确认口罩佩戴正确,面罩或护目镜位置合适。
- 确保所有皮肤都被覆盖,没有暴露在外。
防护服的脱卸规范
脱卸防护服时,每一步操作前后都需进行洗手消毒,避免污染。具体步骤如下:
- 从外层手套开始,小心脱下,避免接触皮肤。
- 脱下鞋套,注意不要接触地面。
- 摘下面罩或护目镜,闭眼以防污染。
- 脱下防护服,从内向外翻转,避免接触外表面。
- 最后摘下口罩,身体前倾、屏息闭眼,先取下方系带再摘上方,避免接触口罩外侧。
脱下的防护服应将污染面包裹在里面,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
不同场景下的防护服要求
在医疗环境中,防护服主要用于防止血液、体液等生物性危害。根据GB 19082-2023标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分为连身式和分身式两种结构,应根据具体工作场景选择合适的类型。
在实验室环境中,防护服不仅要防止生物性危害,还要考虑化学性危害。根据北京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涉及危险源的实验室须建立实验室危险源分布清单,并针对重要危险源制定风险评估和应急管控方案。选择防护服时,应考虑实验中涉及的化学品类型和浓度,确保防护服的材料能够有效抵御相关化学品的渗透。
正确穿戴防护服的重要性
不正确的穿戴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急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面临多种职业卫生风险,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危害以及心理压力。一项研究显示,不正确的防护服穿戴可能导致感染率增加,特别是在处理传染病患者时。因此,严格遵守防护服的穿戴规范,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结语
正确穿戴防护服是保障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遵循标准的穿戴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保护个人健康。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掌握正确的穿戴方法,还要不断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防护服的作用,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