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2024年一季度,广东电子信息制造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增加值同比增长1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这一增长势头的背后,是广东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持续发力和突破。
技术创新引领产业突破
在芯片领域,华为麒麟高端芯片实现自主规模应用,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在医疗设备领域,广东企业相继突破体外膜肺氧合系统、高端核磁共振设备、高端手术机器人等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航空航天领域,“广东造”火箭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大疆无人机更是畅销全球。在深海探索领域,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东建成入列,冷泉生态系统、深海科考中心等项目加速推进。
这些突破性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广东完善的创新体系支撑。目前,广东已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链,90%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研发经费、发明专利申请都来源于企业,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子越走越宽。
布局未来,抢占产业制高点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广东前瞻布局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终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等领域。到2030年,广东将在这些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成为全国领先的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在5G领域,广东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芯片、天线到终端设备,从网络建设到应用场景,各个环节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2024年,广东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8.7%,为未来产业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
在人工智能领域,广东依托华为、腾讯、比亚迪等科技领军企业,推动核心软件攻关等重大科技工程。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已形成自主生态并规模化装机应用,比亚迪以刀片电池等核心技术突破,连续两年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创新实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广东的创新实力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名。广东已形成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全国每3台工业机器人和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台(辆)“广东造”。
为了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广东正搭建集“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科创枢纽,核心总部4个直属创新平台已引进、集聚创新团队超600人。同时,广东还累计推动超4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8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展望未来: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广东的目标是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实现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涌现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3%左右,初步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为实现这一目标,广东将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前沿领域,前瞻布局一批重大重点项目。同时,广东还将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之路,正是中国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的缩影。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广东必将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