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护航亚冬会:科技与奉献打造冰雪盛宴
气象护航亚冬会:科技与奉献打造冰雪盛宴
2025年2月7日至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举行。这是中国第三次承办亚冬会,也是继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盛会。在寒冷的冬季,气象条件对赛事的影响至关重要。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全力以赴,为亚冬会提供了全方位、高精度的气象保障服务。
气象保障:冬季运动的关键要素
据统计,2023年全国气象部门共为37项省级以上冰雪运动赛事提供服务保障。历史上,赛事因天气原因而推迟或改期的情况并不少见——降雪、气温、风速、能见度等气象要素直接影响运动赛事,还关系运动员的安全;大风、暴雪、低温等天气会造成竞赛延误或延期,甚至取消。雪上项目对天气条件也有具体要求。
精准预报:科技创新赋能赛事保障
黑龙江气象部门依托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专项,开展复杂地形降尺度技术和外推预报技术研究,将外推预报与数值预报相融合,形成 0—24小时气温、降水、风、湿度等要素的分钟百米级网格预报产品,为200余个关键点位建立模型,有效减小亚布力赛区复杂地形区的预报误差;同时引进在北京冬奥会、“十四冬”等重大赛事期间发挥重要作用的“百米级、分钟级”精准预报技术并进行本地优化,形成哈尔滨城区和亚布力赛区要素预报时长24小时、时间分辨率1小时、空间分辨率100米的逐10分钟滚动更新的客观区域精细化网格预报产品。
定制化服务: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面向组委会、运动员等12类气象服务群体,聚焦亚冬会筹备建设期、开闭幕式及火炬传递、比赛期等关键节点,以及城市安全运行和公众对气象服务的不同需求,黑龙江气象部门引进开发“天擎”亚冬版、“风云地球”亚冬版、“天衡天衍”亚冬版等业务系统,接入百米级网格实况产品,建设集实况显示、预报制作、城市运维保障为一体的“第九届亚冬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实现数据全流程自动化采集、制作、传输,形成场馆和赛道的定点预报,这些预报点对点接入亚冬会总指挥中心,提高了气象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时效性。
此外,黑龙江气象部门还开发了涵盖气候背景分析、气候风险评估、火炬传递专项预报、赛道分钟百米级要素预报等15种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发布气象服务专报以及逐小时中英文实况等服务产品,开展亚冬会气象风险评估并提供相关建议。
专业团队:传承经验与精神
自申办成功以来,气象部门迅速进入“亚冬时间”,坚持全国一盘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国省市气象部门强化主动、互动、联动,汇聚磅礴力量,点燃高质量完成亚冬会气象保障服务的如火热情。其中,有许多熟悉的身影,他们从北京冬奥会转战十四冬,再从十四冬转战于此,以赛事为“令”,一次次集结、出征,经验与精神由此延续。他们融入亚冬会气象保障服务团队,与其他成员一道,在建站工作中做埋头苦干的“真把式”,在保障工作中做雷厉风行的“快把式”,在赛事服务中做追求卓越的“好把式”。秉承干字当头,坚守优良传统,气象保障服务“软实力”在赛场内外不断凝聚新力量。
哈尔滨冬季天气特点
哈尔滨位于中国东北,是一个四季分明、气候寒冷的城市。整个市區被松花江穿過,地勢較平坦。全年气温低,平均气温为摄氏零下4.8度。夏季短暫而涼爽,最高气温约攝氏25度。秋季气温逐漸下降,最高气温约攝氏15度,最低气温约攝氏1度。冬季长达五個月,極寒而漫長,平均气温为摄氏零下18.4度,极端最低气温可达摄氏40度以下。
结语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尽最大努力保障哈尔滨亚冬会成功举办。”掷地有声的誓言,道出了气象工作者的心声——不畏艰苦、迎难而上、连续作战,为奉献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注入气象力量,让世界透过冰雪魅力感受越发多姿多彩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