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主任详解:颈椎骨质增生的最新治疗方法与日常保健
沈主任详解:颈椎骨质增生的最新治疗方法与日常保健
颈椎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脊椎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引起头晕、头痛、肩背疼痛,甚至四肢无力、行走不稳等严重症状。针对这一困扰众多患者的疾病,脊椎健康专家沈主任推荐了一系列最新的治疗方法。
沈主任:脊椎健康领域的权威专家
沈主任是龙氏治脊疗法的主要传承人,拥有30年临床经验,曾担任广医附一院康复科主任。他首创的“7D疗法”在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岭南名医”称号获得者和央视健康之路特邀专家,沈主任在脊椎疾病治疗领域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最新治疗方法: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双管齐下
保守治疗:正骨复位手法为主
沈主任强调,对于大多数颈椎骨质增生患者,首选保守治疗方法。其中,正骨复位手法是核心治疗手段,通过手法调整颈椎小关节错位,缓解神经压迫症状。此外,还可以配合口服药物、理疗、针灸等方法,消除局部炎症,减轻肌肉紧张和疼痛。
手术治疗:椎体提拉前移术(ACAF)是最新选择
对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传统手术方法如前路颈椎体次全切除和后路椎板扩大成型都存在较大风险和局限性。而最新的椎体提拉前移术(ACAF)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显微镜和超声骨刀等先进设备,将脊椎骨和骨刺骨化物切断后一并向前提拉,避免了对脊髓神经的压迫,同时保留了正常脊椎骨结构。
日常保健:预防和缓解的关键
除了专业治疗,日常保健对于预防和缓解颈椎骨质增生同样重要。沈主任推荐了以下几个简单易行的保健动作:
靠墙回收下巴:将肩胛骨、臀部、脚后跟紧靠墙面,做收下巴动作,每次15个,每天2~3次。
枕下压毛巾训练:平躺,屈膝踩于床面,在后脑勺下方垫一块薄毛巾,做微点头动作的同时后枕往下压稳下面毛巾做静态对抗,持续30秒,保持自然呼吸,每天2~3次。
平衡环上抬训练:双手伸直,手掌相对穿过平衡环,手腕稍撑开平衡环,手指相碰,做手往上抬动作,每次15个,每天2~3次。
颈部屈伸灵活性训练:坐位,双手握住激活带两端(没有激活带可用毛巾或枕套代替),依次放在后枕部、脖子中间、颈胸交界(大椎穴)的3个位置进行锻炼。吸气时,往前向斜上方的牵引;呼气时,在牵引的同时仰头,每次15个,每天2~3次。
W下拉训练:站立位,双手握住激活带或毛巾或弹力带两端,核心收紧,高举过头顶后向下拉,形成字母W形状,注意激活带不要碰到身体,每次15个,每天2~3次。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姿势也至关重要。避免长时间低头、久坐,选择合适的枕头,注意颈肩部保暖,定期进行颈部肌肉锻炼,都有助于预防和缓解颈椎骨质增生。
专家问答:患者关心的热点问题
问:颈椎骨质增生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答:大多数颈椎骨质增生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只有在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最新的椎体提拉前移术(ACA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选择。
问:日常保健是否真的有效?
答:日常保健对于预防和缓解颈椎骨质增生非常重要。通过定期锻炼颈部肌肉,保持正确姿势,可以增强颈椎稳定性,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问: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就医?
答:如果出现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当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头晕、头痛、肩背疼痛,甚至四肢无力、行走不稳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
颈椎骨质增生虽然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健,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在沈主任等专家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重返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