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水饺:爱的味道
母亲的水饺:爱的味道
“妈妈,我回来了!”推开家门,一股熟悉的香气扑鼻而来。是饺子,妈妈正在包饺子。
记忆中,妈妈的饺子总是那么好吃。她会提前一天就开始准备,和面、调馅、擀皮,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我常常坐在一旁,看着她熟练地将馅料包裹在薄薄的面皮中,然后用灵巧的手指捏出一个个精致的花边。那时的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尝一口。
饺子,这种起源于东汉时期的食物,最初是医圣张仲景为治疗冻耳而发明的“娇耳”。经过千年的演变,它早已成为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而在我心中,饺子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妈妈的爱的化身。
记得小时候,每次过年,妈妈都会包上一大锅饺子。她会特意在其中一个饺子里放一枚硬币,说是谁吃到就会有好运。虽然每次都是我“幸运”地吃到那个硬币饺子,但我知道,那是妈妈对我的祝福。
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去了远方求学。每次回家,妈妈都会包我最爱吃的猪肉大葱馅的饺子。她知道我爱吃皮薄馅大的,所以总是把面皮擀得薄薄的,馅料却塞得满满的。每次咬一口,鲜美的汁水就会溢出来,满口留香。
有一次,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你包的饺子总是那么好吃?”妈妈笑着说:“因为里面加了爱呀!”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是啊,妈妈的饺子之所以好吃,是因为每一口都凝聚着她对我们的爱。
如今,我也学会了包饺子。每当节日来临,我也会像妈妈一样,为家人准备一锅热腾腾的饺子。虽然味道可能不及妈妈的手艺,但我知道,那份心意是一样的。因为,那是家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
“吃饭啦!”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走进厨房,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突然明白了:饺子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味,更因为它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它象征着团圆、幸福,更寄托了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
“妈,这个饺子真好吃!”我夹起一个饺子,轻轻咬了一口。妈妈笑了,那笑容里,满是满足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