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火灾逃生攻略:这些要点你必须知道!
地铁火灾逃生攻略:这些要点你必须知道!
2024年9月22日,上海地铁8号线大世界站发生惊险一幕:一名乘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突然自燃,现场浓烟滚滚,所幸车站工作人员及时处置,未造成人员伤亡。这起事件再次敲响了地铁消防安全的警钟。
近年来,地铁火灾事故屡见不鲜。从上海地铁7号线车厢内充电宝自燃,到北京地铁7号线女子携带的充电宝爆炸,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无不提醒着我们:地铁火灾离我们并不遥远。那么,一旦遭遇地铁火灾,我们该如何科学逃生呢?
九步逃生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保持冷静,听从指挥:当列车迫停于区间内无法运行时,司机会通过广播安抚乘客。此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等待工作人员通知,切勿擅自行动。
有序疏散,避免踩踏:确定无法运行且需要对乘客进行疏散时,工作人员会打开位于驾驶室内的紧急逃生门。此时要听从指挥,有序撤离,避免拥挤踩踏。
利用安全设施:工作人员会通过广播通知乘客准备进行疏散。确认三轨断电后,乘客遵照工作人员指示由客室后端门进入驾驶室,并通过驾驶室内的逃生梯进入路轨。现场将有工作人员引导乘客进行区间疏散。
辨识逃生方向:乘客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有序离开列车,经由区间前往最近的车站。工作人员将在乘客疏散队伍的首尾两端,引领并协助乘客向车站方向疏散。
安全到达站台:车站工作人员在靠近站台的路轨内,引导乘客进入站台。乘客应听从工作人员引导有序进入站台。乘客安全到达站台后有序撤离。工程人员将进入区间检查列车故障情况。
及时报警:可以用手机拨打119,也可以按动地铁列车车厢内的紧急报警按钮,通知列车司机。如果火势不大,乘客可以用车厢座位下的灭火器灭火。干粉灭火器位于每节车厢两个内侧车门的中间座位下,上面贴有红色“灭火器”标志。
防护呼吸:火灾的烟雾和毒气会令人窒息,因此乘客要用随身携带的口罩、手帕或衣角捂住口鼻。如果烟味太呛,可用矿泉水、饮料等润湿布块。
低姿前进:视线不清时,可以用手摸着墙壁徐徐撤离。大量乘客向外撤离时,老年人、妇女、孩子尽量“溜边”,防止摔倒后被踩踏。
三个“不要”:不要贪恋财物,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不要盲目地相互拥挤、乱冲乱撞,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或广播指引;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地铁内部的安全设施
地铁站内设有完善的消防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等。每节车厢内都配备有灭火器,通常位于车门附近。站台和隧道内设有紧急电话和手动报警装置,一旦发现火情,应立即报警。
实用逃生技巧
逆风逃生:由于隧道内形成了一个天然“卧”着的通风烟囱,里面本来就有空气流动,再加上火灾后地铁会启动紧急程序,在出事列车一端迅速喷出气流,而另一端则猛吸烟雾,出现强烈空气对流,毒烟雾将涌向下风口。因此要往上风口跑,就是逆着风跑。
湿布捂鼻:逃生时,用手巾或衣物(用水沾湿更好)捂住口鼻,借以滤烟防毒,最好弯下腰走,因为着火时,扩散在隧道里的烟雾和毒气最初是不平均分布的,顶部较浓,下部较稀,而且温度分布也是上高下低。
寻找安全出口:较长的隧道,大多有直接通向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位置一般都在隧道出入口处标明,隧道内也有标志。这条疏散通道,应当是平坦的,路线简洁,无交叉,有事故照明,有排烟设备。假如隧道内失火,最好能能逃入通向地面的安全出口。
破窗逃生:若被困在车厢内,可迅速果断地用车内消防锤、高跟鞋等一类的尖利物体敲碎车窗,逃离着火体。
增强安全意识,从我做起
北京地铁在昌平线西土城站设立了首个互动式“消防宣传阵地”,通过VR体验、模拟灭火等方式,让乘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消防安全知识。这种创新的科普方式值得推广,也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学习和掌握消防安全技能。
地铁火灾逃生,关键在于平时的预防和准备。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熟悉地铁内的安全设施和逃生路线,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只有这样,在危险来临时,我们才能从容应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