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攻略:从案例到实操
双十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攻略:从案例到实操
2024年双十一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递包裹7.01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151%,同比增长9.7%,创历年“双11”当日新高。然而,在这场购物狂欢背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2024年双十一期间,消费者对直播带货、产品质量、优惠套路等方面的吐槽信息高达116万余条,其中涉及知识产权侵权的投诉占比不小。
跨境海淘中的商标侵权风险
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平行进口成为常见商业模式。所谓平行进口,是指商标权人在商品的出口国和进口国均拥有商标注册;代购商从出口国购买并销售到国内的商品是来自商标权人的商品或经商标权人合法授权的商品。在司法实践中,多数法院认为平行进口的商品不构成商标侵权。
以欧宝电气(深圳)有限公司诉广东施富电气实业有限公司案为例,法院认为,施富公司销售的进口产品均由德国OBO公司生产,属于正品。在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不存在实质性差异的情况下,销售可与国内产品相互替代的涉案进口产品并不损害商标质量保证功能。施富公司通过正常的交易行为进口了由德国OBO公司生产或授权生产的涉案产品,履行了正常的进口报关手续,并未违反我国公共政策和法律禁止性规定,不应受到司法否定性评价。
然而,当国内商标权人与出口国商标权人不一致时,情况则有所不同。在德克斯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诉梅英妮、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案中,法院认定被告的海外代购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原告德克斯公司是世界著名的雪地靴生产商,其旗下“UGG”品牌风靡全球。被告梅英妮在淘宝网上开设“安妮妹澳洲直邮代购”网店,销售未经许可标注“UGG”标识的鞋类商品,最终被法院认定侵权成立。
电商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电商平台在双十一期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直接影响企业权益。以淘宝平台为例,平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包括知识产权投诉通道、品牌保护计划等。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些工具,及时发现和处理侵权行为。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建议
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特别是双十一期间的促销活动,及时发现潜在的侵权行为。
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所有商品来源合法,避免因供应链环节出现问题而导致侵权风险。
利用电商平台工具:熟悉并使用各大电商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工具,如阿里巴巴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及时提交侵权投诉。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侵权行为,立即采取行动,包括发律师函、向平台投诉或提起诉讼等。
结语
双十一期间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关乎企业利益,更关系到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同时,电商平台也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交易环境。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公平、透明、健康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