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故障频发,旅客如何获得经济补偿?
高铁故障频发,旅客如何获得经济补偿?
近期,高铁故障频发的消息频频登上热搜,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当高铁因故障停运时,旅客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他们能否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本文将从近期高铁故障案例、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实际补偿案例三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这一问题。
近期高铁故障案例
2024年12月27日,京沪高铁发生故障,导致北京南站多趟列车晚点。据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当日15时20分左右,京沪高铁北京南至廊坊间设备故障,造成部分列车晚点运行。这一故障导致大量旅客滞留北京南站,部分列车晚点时间长达数小时。
2024年11月16日,沪昆高铁湖南段也发生了故障。据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当日14时30分左右,沪昆高铁湖南段因设备故障,导致部分列车晚点或停运。这一故障影响了多趟途经该区段的高铁列车,部分旅客被迫改签或退票。
这些案例表明,高铁故障不仅影响了旅客的出行计划,还可能带来额外的经济损失。那么,当高铁因故障停运时,旅客有哪些权益?他们能否获得经济补偿?
旅客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当铁路运输企业因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旅客运输迟延时,应当根据旅客的要求,办理退票或者改由其他班次或者径路运送旅客。逾期运送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的规定支付违约金。
具体来说,当高铁因故障停运时,旅客有权选择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全额退票:旅客可以选择退票,并全额退还票款。根据《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四十八条,因承运人责任致使旅客退票时,在发站,退还全部票价;在中途站,退还已收票价与已乘区间票价差额,已乘区间不足起码里程时,退还全部票价。
免费改签:旅客可以选择改乘其他班次或径路。根据《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三十四条,旅客不能按票面指定的日期、车次乘车时,应当在票面指定的开车时间前到车站办理一次提前或推迟乘车签证手续。
食宿服务:在特殊情况下,铁路运输企业还应为旅客提供必要的食宿服务。根据《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二十三条,因列车满员、晚点、停运等原因,使旅客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不能到达到站时,车站可视实际需要延长通票的有效期。延长日数从通票有效期终了的次日起计算。
实际补偿案例
2024年7月,京广高铁因设备故障导致多趟列车晚点。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启动应急预案,为受影响的旅客提供了全额退票和免费改签服务。同时,对于在车站滞留的旅客,铁路部门还提供了饮用水和食品,并安排了临时休息区。
2024年5月,沪宁城际铁路因设备故障导致部分列车停运。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除了提供退票和改签服务外,还为部分滞留旅客提供了住宿服务,并通过广播和公告及时向旅客通报故障处理进展。
这些案例表明,当高铁因故障停运时,铁路部门通常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为旅客提供相应的补偿服务。然而,具体的补偿标准和方式可能因故障原因、影响程度以及旅客需求而有所不同。
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当遇到高铁故障时,旅客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及时了解信息:关注车站广播、公告以及铁路部门的官方信息,了解故障处理进展和相关安排。
保留证据:保存好车票、退票凭证以及相关费用单据,以便在需要时作为维权依据。
合理选择补偿方式: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退票、改签或要求食宿服务。如果对补偿方式有疑问,可以向车站工作人员咨询。
依法维权:如果对铁路部门的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高铁故障虽然给旅客带来了不便,但通过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旅客的权益是有保障的。在遇到此类情况时,旅客应及时关注官方信息,合理选择补偿方式,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