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月牙泉“垃圾换礼品”:创新环保活动引领文明旅游新风尚
敦煌月牙泉“垃圾换礼品”:创新环保活动引领文明旅游新风尚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为应对激增的游客数量带来的垃圾处理问题,景区创新性地推出了“垃圾换礼品”环保活动,不仅有效减轻了景区垃圾清扫压力,还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创新环保活动:游客参与度高,效果显著
进入7月,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日均接待游客量已达3万人次。针对景区垃圾处理问题,景区工作人员积极引导游客参与环保活动。游客只需收集景区内的垃圾,即可换取具有敦煌元素的精美小礼物。
据景区统计数据显示,活动开展仅3天,就发放了4000余只垃圾袋,近万人次参与其中,其中包括许多小朋友。这种创新方式不仅有效缓解了景区的清理压力,还让游客在参与环保的同时获得纪念品,体验到独特的景区魅力。
活动背后的深意:环保与文明旅游的双赢
“这个活动并不单单是为了捡垃圾、送礼物这么简单,而是在倡议广大游客在景区游玩自觉地保护好环境,把环保意识印在人们的心里。”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有霞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有效缓解了景区的清理压力,还调动了游客参与景区环保的积极性。
通过这种互动方式,游客在享受自然风光、体验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成为了景区环境的守护者,增强了环保意识,营造出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正如来自北京的研学旅游团成员李羚瑞所说:“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么有意义的环保活动,以前只听说过把垃圾变废为宝,这次来到景区真实地感受到这句话,也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创新模式的推广:从敦煌到全国
敦煌月牙泉景区的“垃圾换礼品”活动并非个例,这种创新环保模式正在全国多个景区得到实践。例如,陕西西安城墙景区组建了“金甲武士”文明志愿服务队,将古代礼仪与传统文化融入文明旅游引导;江西武功山景区则通过物质奖励机制,鼓励游客捡拾垃圾换取奖品。
这种环保模式的成功实践,体现了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通过让游客主动参与环保活动,既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好感度,也提升了景区的整体品牌形象。
景区的多重努力:提升游客体验
除了环保活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还采取了多项措施提升游客体验。为应对高温天气和旅游高峰,景区新加装了先进的雾森喷淋及防尘喷雾系统,并定时定量在景观道路上洒水,有效降低景区内地面温度和沙粒飞尘。
同时,景区还优化了入园流程,当停车场饱和时,会将游客分流至不同入口,并提供一票式摆渡车服务,让游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单程或往返。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景区的管理水平,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游览体验。
“垃圾换礼品”活动的推出,是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在环保与文明旅游方面的创新尝试。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有效解决了景区垃圾处理问题,更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为构建和谐美丽的风景名胜区开创了新的思路。这种创新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全国其他景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景区加入到这一绿色文明之旅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