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论语名句欣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论语名句欣赏

引用
1
来源
1.
http://mip.oh100.com/peixun/guoxuezhihui/347369.html?r=0.6915835642314081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本文精选《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内容涵盖求学、立志、品德、处世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精华。

求学篇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1.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 朝闻道,夕死可矣。
  •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1.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 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 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立志篇

  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品德篇

  1.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 巧言令色,鲜矣仁。
  • 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1.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 德不孤,必有邻。
  •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1.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讲解: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1. 君子不器
  • 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1.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 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1.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 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
  1.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
  1.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1. 当仁不让于师。
  • 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
  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讲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1. 过而不改,是谓过已。
  • 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1.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1. 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1.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 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处世篇

  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
  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讲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1.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
  1.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
  1.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1.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 讲解: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人家恶事。
  1.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讲解:自古以来,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国家就立不住。
  1.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讲解: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讲解: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比喻要胜任工作,必须先学好本领。
  1.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 讲解: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
  1. 见义不为,无勇也。
  • 讲解:见到自己应当做的正义的事情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1.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讲解:凡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开怨恨了。

哲理篇

  1. 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
  • 讲解:孔子谈到《韶》这一乐舞说:“美极了啊,又好极了。”
  1.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讲解: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过问那方面的政事。
  1.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讲解:过去的事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来得及改正。
  1.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讲解:不求速成,不要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