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余华英案件后的儿童防拐骗教育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余华英案件后的儿童防拐骗教育课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6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4/12/19/ARTIasiyYXLD7SKOfSobLV4O241219.shtml
2.
https://www.takungpao.com/news/232108/2024/1026/1024812.html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625258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4164420864615563
5.
http://www.news.cn/legal/20241025/63e11dc9996249e6bed9fde3d1f156ef/c.html
6.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68565961042330151/

2024年12月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作出重审二审判决,维持一审死刑判决。这起涉及17名儿童被拐卖的恶性案件,再次引发了全社会对儿童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

余华英自1993年起,伙同他人在贵州、云南、重庆等地流窜作案,通过诱骗、胁迫等手段拐卖儿童多达17名。这些被拐儿童中,有的被卖至千里之外,有的至今下落不明,给多个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

这起案件的审理过程也是一波三折。2023年9月,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拐卖儿童罪判处余华英死刑。二审期间,检察机关发现余华英还有其他未处理的犯罪事实,因此建议发回重审。在重审一审中,公诉机关将指控的被拐卖儿童人数从11人增加到17人。2024年10月25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认定余华英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判决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这起案件的判决结果大快人心,但同时也暴露出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如何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如何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深思。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家庭教育是儿童安全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识别陌生人:教育孩子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或礼物,更不要跟随陌生人离开。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动画片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陌生人”。

  2. 记住重要信息:教孩子记住家庭地址、父母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在他们的衣物上放置写有这些信息的小纸条。

  3. 模拟演练: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比如模拟走丢的情景,教孩子如何寻找警察、保安等可信的成年人求助。

  4. 制定规则:与孩子约定外出时的行踪,确保他们及时汇报自己的活动计划。强调“不跟陌生人走”、“不单独去偏僻地方”等安全准则。

学校教育:构建安全防护网

学校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也肩负着安全教育的责任:

  1. 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将防拐骗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系统地传授安全知识。

  2. 组织模拟演练:定期开展防拐骗演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应对技巧。

  3. 家校联动: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及时分享安全教育的经验和资源。

社区教育:营造安全环境

社区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空间,社区教育同样不可或缺:

  1. 开展宣讲活动:邀请民警、社区工作者等专业人士,为家长和孩子举办安全教育讲座。

  2. 发放宣传资料:制作防拐骗宣传手册,发放给社区居民,普及安全知识。

  3. 建立互助机制:鼓励邻里之间相互照应,共同关注社区内儿童的安全状况。

家长必知的防拐十招

  1. 时刻保持警惕: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保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2. 避免危险场所:不要带孩子到偏僻人少的地方,注意防范可疑的摩托车、面包车。

  3. 谨慎选择保姆:聘请保姆时,一定要查清其真实身份并掌握相关资料,选择有资质的家政服务公司。

  4. 不轻易托付他人:千万不要让陌生人照看孩子,即使时间很短也不行。

  5. 医院安全防范:在医院不要把孩子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睡觉时锁好门窗。

  6. 按时接送孩子:一定要亲自按时到幼儿园或学校接送孩子,防止犯罪分子乘虚而入。

  7. 教会孩子说“不”:教孩子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

  8. 家庭信息保密:教育孩子不要随意透露家庭信息,包括家庭住址、父母的工作单位等。

  9. 制定应急预案:与孩子一起制定走失时的应急预案,比如约定在某个地标性建筑等待。

  10. 培养安全习惯:让孩子养成出门前告知家长、回家后及时报平安的习惯。

儿童安全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系到孩子的安危。让我们以余华英案件为警醒,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只有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守护好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