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菜肉馄饨》热映,三林塘老店再现海派文化魅力
电影《菜肉馄饨》热映,三林塘老店再现海派文化魅力
随着电影《菜肉馄饨》在上海开拍,人们对这种家常美食的热情被点燃。三林塘馄饨店作为上海一家开了43年的老字号,其招牌菜肉馄饨成为食客们热衷打卡的对象。这家店不仅承载了上海人的味觉记忆,也体现了海派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冬日午后,一碗热腾腾的菜肉馄饨,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对海派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次深情回望。
一碗馄饨里的上海味道
电影《菜肉馄饨》讲述了一位退休父亲在公园相亲角的故事,全程使用沪语台词,演员阵容包括周野芒、潘虹、茅善玉等上海本土实力派。影片不仅展现了上海的市井生活,更通过一碗简单的菜肉馄饨,勾起了无数上海人对传统味道的回忆。
三林塘的老味道
三林塘馄饨店位于上海外滩附近的江西路上,自1981年开业以来,已经走过了43个春秋。对于住在附近的社区居民和一些老食客来说,这家小店承载着他们的城市记忆。
店里主打大小馄饨,价格实惠,深受周边居民和游客喜爱。店主王金仙今年77岁,是创始人,她的女儿何阿姨是第三代经营者。店里每天凌晨3点半就开始准备食材,所有浇头都是现做,没有预制菜。
上海菜肉馄饨的独特魅力
上海菜肉馄饨与北方的饺子有所不同。馄饨皮较薄,为边长约6厘米的正方形,煮熟后呈半透明状。上海馄饨分大馄饨和小馄饨,大馄饨外形呈大元宝形,内馅主要有荠菜。小馄饨内馅则以鲜肉为主,汤头一般都会配上蛋皮、紫菜、榨菜和虾米。
早年上海街头常见摊贩用木柴烧火、打着竹板叫卖馄饨,故称为“柴爿馄饨”。如今,虽然街头叫卖的场景已难觅踪迹,但像三林塘这样的老店,依然坚守着传统的味道。
传承与创新的交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上海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演变。1990年代以来,连锁经营的数家风味大馄饨店在上海出现,兼营堂吃与外卖。菜单中,各色酱菜、荤素时鲜、南北干货纷纷汇入馅料,馄饨馅料的品种数量大增,如莲藕叉烧鲜肉、腊肉山药鲜肉、咸肉鲜肉、三菇鲜肉、荷兰豆鲜肉、蛋黄香酥鸭、哈密瓜鲜肉、银鱼蛋黄、蛏子鲜肉、平菇虾仁、松仁粟米鲜肉、牛肉、螺肉、鸡肉、各色鱼肉、蔬菜、水果、豆制品、开洋、干贝、香菇、香肠、咸鱼、咸肉、梅菜、榨菜、大头菜和萝卜干等。
然而,无论怎样创新,上海人对传统味道的追求始终不变。正如电影《菜肉馄饨》所展现的那样,一碗简单的菜肉馄饨,承载着上海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坚守。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这份简单而温暖的味道,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结语
随着电影《菜肉馄饨》的热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传统的上海美食。三林塘馄饨店作为43年的老字号,不仅是一家普通的餐饮店,更是一座城市的记忆载体。在这里,每一碗馄饨都凝聚着上海人的智慧与情感,每一口汤汁都流淌着海派文化的独特韵味。无论是传统还是创新,上海的饮食文化都在不断向前发展,而那份最本真的味道,却始终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