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高处作业新规出台,这些安全要点你必须知道!
三级高处作业新规出台,这些安全要点你必须知道!
2024年11月,某建筑工地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一名工人在进行外墙装修时,因安全带未系牢而从20米高空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这起事故再次敲响了高处作业安全的警钟。
近年来,随着建筑施工、设备安装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处作业已成为许多企业和单位的日常工作内容。然而,高处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据统计,高处坠落事故已成为建筑施工领域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占全部事故的30%以上。
为了加强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国家相关部门对《高处作业分级》标准进行了修订,并对高处作业的安全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重点介绍三级高处作业的相关规定,帮助企业及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新规。
三级高处作业的定义与分级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标准,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存在坠落风险的作业。按照不同的坠落高度,高处作业可分为四个等级:
- 一级高处作业:2米至5米
- 二级高处作业:5米至15米
- 三级高处作业:15米至30米
- 四级高处作业:30米以上
三级高处作业由于作业高度较高,危险性较大,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安全措施。根据标准规定,三级高处作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4米,这意味着在作业点下方4米范围内都属于危险区域,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
三级高处作业的安全规范
- 防护用品的使用
- 安全带: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合格的安全带,并确保安全带高挂低用。安全带的挂点应牢固可靠,避免在移动过程中脱落。
- 安全帽:进入作业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带,防止在高处作业时脱落。
- 防滑鞋:作业人员应穿着软底防滑鞋,禁止穿拖鞋、硬底鞋或带钉易滑的靴鞋。
- 作业现场的安全防护
- 防护栏:在无防护措施的边沿作业时,应设置1.2米高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立网。
- 安全网:在无外架防护的作业点,必须设置安全网,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
- “四口”防护: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和出入口必须设置围栏、盖板、防护门或架网。
- 作业人员的要求
- 体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严禁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从事此类工作。
- 培训: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 作业环境的安全要求
- 天气条件:遇有6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 夜间作业:夜间进行高处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 交叉作业:上下交叉作业时,中间必须设置隔离设施,防止坠物伤人。
违规处罚标准
应急管理部最新印发的《应急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对高处作业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进行了细化。根据新规,企业如果存在以下行为,将面临严厉处罚:
- 未按规定配备安全防护用品的,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 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可处以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未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的,可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将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处以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
实际案例分析
某化工企业在进行设备检修时,一名工人在未系安全带的情况下进行高处作业,从25米高空坠落身亡。经调查,该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 未严格执行高处作业审批制度
- 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充分的安全培训
- 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该企业因此被处以50万元罚款,并被责令停产整顿。这起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人命损失。
结语
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关乎每一个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新规的出台为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我们呼吁所有涉及高处作业的企业和单位,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完善防护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只有将安全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