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数据资产评估成本法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数据资产评估成本法详解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6335786_416839

在当今信息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数据不仅能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更是推动业务发展和创新的关键驱动力。由于数据资产的无形性和复杂性,对其进行合理评估和定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成本法作为三大传统估值方法之一,在数据资产估值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出发,深入探讨其在数据资产估值中的应用,阐明具体操作步骤,并分析该方法的优缺点,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

一、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成本法最早源于会计学中的历史成本原则,即资产的价值等于其购置或建造时所付出的成本。成本法的核心思想是用现有资产的重置成本来衡量其价值。具体而言,成本法的估值基础是按照现时条件重新购置或重新建造一个完全相同的资产所需花费的成本,之后根据资产的经济寿命年限、已使用年限等因素进行贬值调整,得到资产的估值结果。

成本法强调资产的物化劳动和物化成本,认为资产价值主要来自投入的各项成本,这与收益资本化原则和市场化原则有所不同。不过,成本法也并非完全忽视资产的收益,而是将收益能力间接体现在对资产经济寿命年限的预期中。成本法的逻辑是,如果某项资产能够产生收益,那么持有该资产就是合理的,否则投资者会选择停止运营和处置该资产。

二、数据资产估值中成本法的应用

(一)适用场景

对于特定的数据资产,采用何种方法进行估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成本法较为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 全新数据系统
  • 缺乏可比市场案例的数据资产
  • 缺乏可靠收益数据的数据资产

对于刚刚建立或引进的新数据系统,由于还未产生收益和交易案例,此时采用成本法可能是较为合理的选择。此外,某些数据资产由于其独特性或者属于新兴领域,在市场上难以找到可比案例,同时也缺乏确凿的收益数据,此时亦可考虑采用成本法。

(二)具体步骤

采用成本法对数据资产进行估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界定被估值数据资产的范围
  2. 编制资产清单并计算重置成本
  3. 确定成新率
  4. 计算评估值

第一步是明确被估值的数据资产范围,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数据库和数据资源等组成部分。这是估值工作的基础。

第二步是针对上述各组成部分编制资产清单,并根据最新市场价格计算其全部重新购置或建造的成本,即重置成本。对于硬件而言,可直接查询市场价格;对于软件和数据,则需要估算其开发和采集成本。

第三步是确定成新率。由于数据资产存在一定使用年限,会逐年贬值,因此需要对其重置成本进行贬值调整。贬值的主要依据是资产的经济寿命年限和已使用年限。成新率反映了资产现有价值占重置价值的比率。

第四步是将重置成本和成新率相乘,得到数据资产的最终评估值。

(三)成本法在数据资产中的应用实例

以一个大型电子商务企业为例,该企业拥有海量交易数据和用户画像数据。假设该企业数据资产主要包括:

  1. 数据存储硬件设备:包括存储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购置价值2000万元。
  2. 数据库软件系统:自主研发,开发成本约1500万元。
  3. 交易数据:约30TB,采集成本800万元。
  4. 用户画像数据:约20TB,采集成本500万元。

我们可以遵循上述步骤,编制资产清单并依次计算各部分重置成本。假设上述硬件设备采购时间为3年前,经济使用寿命为5年,则其成新率为(5年-3年)/5年=0.4;数据库软件系统采用加速余额递减法折旧,成新率为0.6;交易数据和用户画像数据的采集成本是每年持续发生的,我们可以取其最近一年的采集成本作为重置成本。

那么,最终该企业数据资产的评估值为:

硬件重置成本×成新率+软件重置成本×成新率+交易数据采集成本+用户画像数据采集成本

=2000万元×0.4+1500万元×0.6+800万元+500万元

=2100万元

三、成本法的优缺点分析

(一)优点

  1. 操作相对简单
    成本法只需要计算资产的购置或建造成本,以及进行贬值调整,操作步骤较为简单明了。而收益资本化法和市场法需要更多专业数据和复杂运算。

  2. 数据可获取性较好
    成本法所需的数据大都可从企业账面或市场价格中直接获取,减少了很多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工作。

  3. 计算结果客观具体
    成本法强调成本数据和实物资产价值,计算出的结果较为客观和具体,减少了主观判断的影响。

(二)缺点

  1. 忽视了数据资产的贡献价值
    纯粹采用成本法评估,很难完全体现数据资产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贡献。数据资产越发重要,这一缺陷就愈发明显。

  2. 缺乏前瞻性
    成本法只关注历史投入成本,未能预测到未来数据资产可能创造的收益和价值变化,因而缺乏一定的前瞻性。

  3. 难以准确衡量无形资产价值
    数据资产往往包含大量难以量化的无形资产,如数据质量、数据应用能力等,而这些对于企业的贡献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纯粹使用成本法很难准确衡量这部分价值。

  4. 结果受会计估计的影响较大
    采用成本法时,对资产经济使用年限、折旧方法等指标的设定,往往需要做出一定的会计估计和判断,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四、提高成本法应用效果的途径

针对成本法在数据资产估值中的不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期提高该方法的适用性和估值结果的合理性:

  1. 结合其他估值方法
    单一采用任何一种估值方法都难免有所偏颇,因此可以考虑将成本法与收益现值法、市场法等其他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估值模型,从不同角度对数据资产进行评估,以获得更为全面和客观的结果。

  2. 完善数据资产核算
    目前,企业对数据资产的核算和管理仍较为薄弱。加强数据资产核算,完善资产清单和台账建设,详细掌握数据资产的具体构成和状况,是提高成本法应用效果的基础。

  3. 优化折旧方法
    传统的直线折旧或加速折旧模式未必完全适用于数据资产,应结合不同类型数据资产的实际情况,优化折旧政策,以更合理地反映其贬值规律。例如,对于易于更新迭代的数据可采用更快的折旧速率。

  4. 纳入维护和运营成本
    对于数据资产,仅仅考虑其购置或建设成本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将其后续的维护、管理和应用等运营成本也纳入重置成本的计算之中,使得估值结果更为全面和贴近实际。

  5. 辅以定性分析
    成本法作为一种定量评估方法,固有其局限性。为弥补这一缺陷,可结合定性分析手段,对数据资产的质量、应用能力、创新潜力、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评判,并将分析结论作为成本法估值结果的重要补充。

五、结语

总的来说,成本法作为传统的资产评估方法之一,在数据资产估值领域也发挥着一定作用。成本法操作相对简便,数据可获取性好,计算结果较为客观,尤其适用于新建数据系统以及缺乏可比交易案例和收益数据的数据资产。但同时,成本法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如忽视了数据资产的贡献价值、缺乏前瞻性、难以准确衡量无形资产价值等。

因此,在实践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审慎选择成本法在数据资产估值中的应用场景。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估值方法相结合、完善数据资产核算、优化折旧方法、纳入运营成本、辅以定性分析等措施,来提高成本法的适用性和评估结果的合理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