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肾囊肿怕不怕,什么来头?
发现肾囊肿怕不怕,什么来头?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健康成为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然而如何选择正确的健康知识,如何避免陷入健康误区,成为了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健康闵行开设“闵小卫说健康”科普专栏,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习惯,还是各类常见疾病的防治,闵小卫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复杂的健康话题,陪伴大家一起探索科学的健康之路。
2024年3月14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促进医疗平等,优化用药实践”。肾囊肿是众多肾脏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今天闵小卫带大家来认识一下这个不痛不痒的“肾囊肿”。
什么是肾囊肿?
肾囊肿,即肾脏表面或内部出现类似水泡的囊性病变。它主要分为两大类:先天性肾囊肿(如多囊肾、海绵肾等遗传性囊肿)和后天获得性肾囊肿(如单纯性肾囊肿)。此病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颇高,40岁以上发病率20%,50岁以上发病率超过30%。年龄增长与肾囊肿的发生概率呈正相关。
肾囊肿有哪些症状?
多数情况下,肾囊肿并不引发明显症状,许多人都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然而,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 患侧腰部酸胀疼痛,这可能与囊内出血、囊肿伴随结石或感染有关。
- 囊肿癌变的风险,当囊肿内出现不同强化密度的结节病灶时,恶性可能性高达90%,需及时手术治疗。
- 尿路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 出现血尿或蛋白尿。
- 肾功能减退,特别是当巨大肾囊肿压迫正常肾实质时,可能引发肾组织萎缩和功能减退。
肾囊肿如何检查确诊?
肾囊肿的诊断往往依赖于检查结果,主要检查手段有:
- 肾脏B超:体检时的首选方法,用于初步筛查肾囊肿,可评估囊肿的大小、位置、数量及囊壁是否钙化。
- 肾脏CT或MRI:当B超提示存在肾囊肿时,进一步的CT或MRI检查可详细显示囊肿的形态、囊壁光滑度及囊液均匀性。
- 泌尿系CTU(CT尿路成像):当肾脏CT显示囊肿,泌尿系CTU检查可进一步排除肾积水的可能性,并判断囊肿是否与集合系统相通。若存在肾积水,则需进一步检查肾盂或输尿管是否存在梗阻。
肾囊肿如何治疗?
肾囊肿的治疗策略取决于多种因素。
- 定期随访:
对于直径小于4cm的单纯性囊肿,且未对肾实质或肾盂肾盏造成明显压迫,无出血、感染、癌变等迹象时,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仅需每年进行B超复查。
- 手术治疗:
若肾囊肿体积持续增大(通常直径超过4cm)或引发明显的腰背酸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时,应考虑手术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通过切除囊肿的囊壁来有效预防复发。该手术效果确切、创伤小、恢复快,是当前主流的治疗选择。
肾囊肿患者饮食禁忌症有哪些?
避免酒类饮品
所有含酒精的饮品都应避免,因为酒精会直接刺激肾脏,加速囊肿的生长。不吃发酵性的食品
发酵的食品主要是由菌发酵而来的,比如臭鸡蛋以及豆腐乳等,千万不能吃此类食品,不然会加重病情。避免食用动物肝脏
由于动物肝脏具有分解毒素的功能,其内可能含有大量毒素,食用后会增加肾脏负担。限制高蛋白的食物摄入
肾囊肿患者应坚持低蛋白饮食,以减轻肾脏的代谢负担。
肾囊肿患者的饮食原则都有哪些?
控制蛋白质的摄入
肾囊肿患者应注重饮食平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适量摄取糖类以满足身体能量需求。重要的是,要减少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因为过高的蛋白质摄入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对肾脏造成额外负担。控制钠盐的摄入量
根据自身病情,肾囊肿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对于已经出现肾功能衰竭或水肿症状的患者来说,限制盐的摄入尤为重要。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复查,通常每半年一次,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此外,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肾毒性的药物,以免加重肾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