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脏协会:不规律睡眠伤“心”
美国心脏协会:不规律睡眠伤“心”
最新研究揭示,不规律的睡眠模式会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即使睡眠时间充足也无法抵消这种影响。这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的研究,首次通过设备测量的睡眠规律指数(Sleep Regularity Index,SRI)评估了睡眠规律性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发现:睡眠不规律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
研究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纳入40-79岁成人,参与者佩戴腕部加速计记录7天数据。通过验证算法计算每位参与者的睡眠规律指数(SRI),并分为不规律(SRI <71.6)、中度不规律(SRI 71.6-87.3)和规律(SRI >87.3,参考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其亚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卒中)的数据来自住院和死亡记录。
分析了72,269名无MACE既往史的参与者数据,随访8年。结果显示,与规律睡眠者相比,不规律(风险比1.26,95%置信区间1.16-1.37)和中度不规律睡眠者(风险比1.08,95%置信区间1.01-1.70)MACE风险更高。SRI作为连续变量的分析显示,SRI越高(越规律),MACE风险降低幅度越大。
专家解读:什么是真正的“规律睡眠”?
渥太华大学儿科教授Jean-Philippe Chaput指出,每天的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相差超过一小时即视为不规律,理想情况下应将这个时间差控制在30分钟以内。他强调,周末补眠无法消除平时睡眠不规律带来的伤害,因为不规律的睡眠模式会打乱生理时钟节奏,导致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等长期健康风险。
如何改善睡眠规律?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睡眠医学部临床副教授Scott Kutscher提供了以下实用建议:
- 设定睡眠闹钟: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要保持一致。
- 建立睡前例行程序:每晚在睡前做相同的事情,比如阅读、冥想或听轻音乐,帮助身体放松。
- 限制咖啡因摄入:避免在下午晚些时候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 注意饮食:避免睡前吃重口味或油腻的食物。
- 减少屏幕时间:睡前一小时尽量避免使用电子设备。
- 创造良好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
- 应对轮班工作:如果因工作需要轮班,尽量让睡眠时间表重叠。
- 及时就医:如果怀疑自己有睡眠障碍,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睡眠规律与心血管健康的科学解释
睡眠不规律可能导致昼夜节律、激素调节、用餐时间、炎症和免疫功能的紊乱。可能的机制包括葡萄糖和脂质代谢失调、胰岛素抵抗及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这些可进一步引发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更高的心血管和代谢疾病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已将睡眠时长纳入“生命八要素”,但研究表明睡眠规律可能是更优的睡眠健康指标。未来研究应重点探索改善睡眠规律的干预是否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结语
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睡眠规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长期关联,发现即使满足睡眠时长建议,不规律睡眠者仍面临较高风险。专家建议,为了心血管健康,我们应该将关注重点从“睡多久”转向“睡得规律”,建立固定的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以及适量运动来改善睡眠质量。